发烧是体温超过37.3摄氏度的症状,早期表现为畏寒乏力,进展期可能出现头痛肌肉酸痛,终末期或伴随意识模糊。可能与感染、炎症反应、代谢异常或中枢体温调节紊乱有关。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常见原因,如上呼吸道感染可伴随咽痛咳嗽,治疗需针对病原体使用阿莫西林、奥司他韦或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
非感染性炎症如类风湿关节炎可能导致低热,通常伴关节肿胀晨僵,可使用布洛芬、塞来昔布或泼尼松控制炎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代谢疾病会引起产热增加,表现为多汗心悸,需通过甲巯咪唑或普萘洛尔调节代谢状态。
下丘脑损伤或自主神经紊乱可能导致中枢性发热,常见于脑外伤患者,需采用物理降温结合溴隐亭等调节药物。
发热期间建议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选择小米粥、藕粉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3天未退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