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性乳腺炎可通过热敷按摩、抗生素治疗、导管冲洗、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导管性乳腺炎通常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导管结构异常、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乳汁淤积时可采用40℃热敷配合环形按摩,促进乳汁排出,每日重复进行3-4次,注意避免暴力挤压。
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林霉素等抗生素,可能与乳头皲裂、哺乳卫生不良有关,常伴随发热、局部红肿热痛。
导管结构异常者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生理盐水冲洗,可能与先天性导管狭窄有关,通常表现为单侧乳房反复胀痛。
形成脓肿时需行切开引流术,可能与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导致免疫低下有关,伴随波动性肿块、全身乏力症状。
治疗期间应暂停患侧哺乳,保持乳头清洁,佩戴宽松胸罩,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