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晚期可通过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临床症状评估等方式确诊。诊断需结合组织学证据与全身评估,典型表现包括远处转移灶及呼吸系统进行性恶化。
经皮肺穿刺或支气管镜获取病变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明确病理类型。晚期患者常见小细胞癌或非小细胞癌伴低分化特征,需鉴别原发灶与转移灶。
增强CT显示原发肿瘤浸润范围及纵隔淋巴结转移,PET-CT评估全身转移情况。骨扫描用于检测骨转移,脑MRI排查脑部转移灶。
CEA、CYFRA21-1等指标辅助判断病情进展,动态监测可反映治疗效果。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晚期典型症状包括咯血、胸痛、恶病质,转移灶可引起骨痛、神经压迫等。KPS评分评估患者体能状态,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确诊后建议营养支持治疗,根据病理类型选择姑息性化疗或靶向治疗,疼痛管理需遵循三阶梯原则,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