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可能由饮水量不足、会阴清洁不当、免疫力下降、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增加饮水、规范清洁、药物治疗、手术矫正等方式干预。
每日饮水过少导致尿液浓缩,细菌滞留尿道。建议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水,无须特殊治疗,通过增加排尿频率冲刷尿道即可改善。
排便后擦拭方向错误或性生活后未及时清洁,可能导致肠道细菌污染尿道。需养成从前向后擦拭习惯,性生活后及时排尿清洁。
糖尿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降低尿路防御能力。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药物副作用有关,表现为反复感染。可遵医嘱使用磷霉素氨丁三醇、呋喃妥因、头孢克洛等药物。
肾结石或前列腺增生导致尿流不畅,可能与梗阻性病变有关,常伴排尿疼痛、残余尿增多。需通过体外碎石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解除梗阻。
日常注意选择棉质内裤,避免憋尿,适量食用蔓越莓、酸奶等可能有助于抑制细菌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