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后可能出现肛门疼痛、排便困难、肛门狭窄、创面感染等后遗症。痔疮手术方式主要有外剥内扎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术后恢复情况与手术方式、个人体质及护理措施密切相关。
术后早期肛门疼痛较常见,可能与局部创伤、肛门括约肌痉挛有关,通常表现为刀割样或胀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栓、利多卡因凝胶等药物缓解。
术后因疼痛恐惧排便或敷料压迫可能导致便秘,粪便干结会加重创面损伤,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聚乙二醇4000散等缓泻剂。
创面瘢痕挛缩可能导致肛门狭窄,表现为排便费力、便条变细,需通过肛门扩张器进行康复训练,严重者需行肛门成形术。
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引发创面红肿渗液,与粪便污染或免疫力低下有关,需加强肛门清洁消毒,必要时使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莫匹罗星软膏等抗感染治疗。
术后保持肛门清洁干燥,避免久坐久站,每日温水坐浴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出现持续出血或发热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