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慢性乳腺炎症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非干酪样肉芽肿形成,常见于育龄期女性,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乳汁淤积、感染等因素有关。
肉芽肿性乳腺炎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部分患者体内存在抗乳腺组织抗体,导致局部炎症反应。治疗需结合免疫调节药物如泼尼松、甲氨蝶呤等。
病理检查可见乳腺小叶中心性非干酪样肉芽肿,伴有多核巨细胞浸润。需与乳腺结核、结节病等疾病鉴别,确诊需依赖组织活检。
患者常表现为单侧乳房无痛性肿块,可伴皮肤红肿、乳头内陷,易误诊为乳腺癌。超声检查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区伴血流信号增多。
治疗包括抗生素控制感染、糖皮质激素抗炎,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病灶。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甲硝唑、环丙沙星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保持乳房清洁,避免挤压,饮食宜清淡,定期复查乳腺超声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