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可通过按摩太阳穴、睛明穴、攒竹穴、风池穴等穴位缓解症状。青光眼通常由眼压升高、视神经损伤、房水循环障碍、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按摩太阳穴有助于缓解眼周肌肉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无法降低眼压,需配合药物治疗如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
按压内眼角的睛明穴能短暂改善眼部酸胀感,对早期开角型青光眼有辅助作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禁用,需及时使用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或乙酰唑胺片控制眼压。
按摩眉毛内侧的攒竹穴可减轻头痛症状,适用于慢性青光眼患者,若伴随恶心呕吐需警惕急性发作,此时应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降眼压。
按压后颈部的风池穴能调节头颈部血流,辅助缓解视物模糊,但继发性青光眼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应停用泼尼松龙滴眼液。
按摩仅作为辅助手段,青光眼患者需定期监测眼压,避免暗环境用眼,严格遵医嘱使用降眼压药物,急性发作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