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样腺癌分为Ⅰ期(局限于子宫体)、Ⅱ期(侵犯宫颈间质)、Ⅲ期(局部或区域扩散)和Ⅳ期(远处转移)。分期依据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受累情况。
肿瘤局限于子宫内膜或肌层浸润小于50%,无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超过90%,主要治疗为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
肿瘤侵犯宫颈间质但未超出子宫,可通过盆腔MRI评估范围。需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
肿瘤扩散至浆膜层、附件或盆腔淋巴结,可能伴有腹水癌细胞阳性。需术后辅助放化疗,常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
肿瘤转移至膀胱/直肠黏膜(ⅣA期)或远处器官(ⅣB期)。以全身治疗为主,可选用阿霉素联合顺铂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确诊后需完善胸部CT、全身骨扫描等检查明确分期,治疗需根据年龄、生育需求等个体化制定方案,术后定期随访CA125及影像学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