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漏在中医辨证中主要与肾虚、气血虚弱、血热、血瘀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补肾安胎、益气养血、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等方式治疗。
先天禀赋不足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冲任不固导致胎元不稳。表现为腰酸腹坠、阴道少量出血,色淡质稀。可选用寿胎丸加减,药物如菟丝子、桑寄生、续断等,配合艾灸关元穴。
脾胃虚弱或慢性失血致气血不足,胎失所养。常见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出血色淡无块。推荐泰山磐石散,含人参、黄芪、当归等,辅以红枣糯米粥食疗。
素体阳盛或过食辛辣扰动血海,热伤冲任迫血妄行。症见出血鲜红质稠、口干便秘。宜用保阴煎,含生地、黄芩、黄柏等,忌食羊肉等辛热之品。
跌扑损伤或情志不畅致瘀阻胞脉,新血不得归经。表现为出血暗红有块、小腹刺痛。方选桂枝茯苓丸加减,含桃仁、红花、丹参等,配合局部热敷。
治疗期间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负重及剧烈活动,保持情绪平稳,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胎儿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