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灼伤皮肤可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莫匹罗星软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灼伤程度选择。
适用于浅表性灼伤,通过抑制细菌繁殖预防感染。灼伤后皮肤可能出现红肿、渗液,需配合清创使用。
针对合并细菌感染的创面,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伴随脓性分泌物时需就医评估后使用。
促进中重度灼伤的皮肤修复,适用于真皮层受损情况。需在无菌条件下处理创面后规范使用。
用于深二度以上灼伤,需警惕过敏反应。大面积灼伤需结合静脉抗感染治疗。
酸碱灼伤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避免自行挑破水疱,严重者需急诊处理并监测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