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情况下较小的耳鼓膜穿孔可自行恢复,但穿孔较大或合并感染时需医疗干预。恢复情况主要与穿孔大小、感染程度、护理措施、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直径小于3毫米的穿孔通常3-4周可自愈,较大穿孔需耳鼻喉科医生评估,必要时行鼓膜修补术。
合并中耳炎时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等抗生素,避免污水入耳加重感染。
保持耳道干燥,禁止用力擤鼻或潜水。穿孔未愈期间可佩戴防水耳塞,避免病原体经咽鼓管侵入。
糖尿病或免疫缺陷患者愈合能力较差,需控制原发病。外伤性穿孔合并颞骨骨折时需影像学检查。
恢复期间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及气压变化,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定期复查耳内镜监测愈合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