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便秘、高脂低纤维饮食、久坐不动、吸烟酗酒等生活习惯易导致大肠癌。这些行为可能通过不同机制增加肠道黏膜损伤或致癌物暴露风险。
粪便滞留使致癌物与肠黏膜接触时间延长,可能诱发细胞异常增生。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和规律运动改善排便。
过量红肉和饱和脂肪会促进胆汁酸分泌,而膳食纤维不足会减缓肠道蠕动,两者协同增加致癌风险。建议控制每日红肉摄入不超过70克。
缺乏运动导致肠蠕动减慢,代谢废物滞留。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降低20%发病风险。
烟草中致癌物直接损伤肠黏膜,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具有基因毒性。戒烟限酒可显著降低腺瘤性息肉发生概率。
保持每日蔬菜水果摄入500克以上,定期进行粪便隐血筛查,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5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