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类癌属于低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多数生长缓慢且转移概率较低,严格分类上属于广义癌症范畴但恶性程度显著低于典型腺癌。
直肠类癌起源于肠黏膜内分泌细胞,病理学表现为核分裂象少且Ki-67指数低,具有局部浸润性但远处转移概率不足10%。
早期多无症状,进展期可能出现直肠出血、排便习惯改变,罕见类癌综合征表现为皮肤潮红、腹泻等症状。
需结合肠镜活检病理检查,通过嗜铬粒蛋白A和突触素免疫组化确诊,超声内镜可评估浸润深度。
直径小于1厘米者可内镜下切除,超过2厘米需根治性手术,转移病例需采用生长抑素类似物控制症状。
确诊后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肠镜及影像学检查,保持高纤维饮食并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减少肠道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