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在中医理论中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常见证型包括肺经伏热、脾气虚弱、肾阳不足、外感风寒等。
肺开窍于鼻,肺热上熏可导致鼻黏膜充血肿胀,表现为鼻塞、黄涕。治疗以清肺通窍为主,可选用辛夷清肺饮加减,常用药物包括黄芩、桑白皮等。
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停聚成痰,上犯鼻窍则见鼻塞流清涕。治疗需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等。
肾阳亏虚不能温煦肺脏,易受外邪侵袭,表现为遇冷加重。治疗宜温补肾阳,金匮肾气丸加减,常用药物包括附子、肉桂等。
风寒外袭肺卫,鼻窍不利突发鼻痒喷嚏。治疗需疏风散寒,苍耳子散加减,常用药物有荆芥、防风、辛夷等。
中医治疗鼻炎强调辨证施治,日常需避免冷空气刺激,可按摩迎香穴,过敏性鼻炎患者应远离花粉、尘螨等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