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破伤风皮试阳性怎么治疗
病情描述:
破伤风皮试阳性怎么治疗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郭朝阳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破伤风皮试阳性通常需要调整免疫方案,主要处理方式包括脱敏注射、更换疫苗类型、密切观察反应、预防性用药。

    1、脱敏注射

    采用小剂量多次注射法逐步诱导免疫耐受,需在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过程中监测生命体征及过敏反应。

    2、更换疫苗类型

    可选用不含马血清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替代常规疫苗,避免过敏原刺激,需评估患者既往过敏史及当前免疫状态。

    3、密切观察反应

    注射后留观30分钟以上,重点关注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速发型超敏反应,备齐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

    4、预防性用药

    对高风险人群可预先使用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降低过敏反应发生概率,常用药物包括氯雷他定、地塞米松等。

    出现皮试阳性后应避免自行处理,及时转诊至急诊科或免疫接种门诊,后续接种需在病历中明确标注过敏史。

相关文章
什么是埃博拉病毒,是什么症状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罕见病毒,能够引起人类和灵长动物产生出血热,可引起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出血等症状。 埃博拉病毒是于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的埃博拉河沿岸被发现,属于一种烈性传染病病毒,其死亡率最高可达90%以上,平均死亡率为50%。其致死原因主要是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埃博拉病毒感染后,可出现发热、肌肉和关节疼痛、头痛等症状;发病2-3天可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血便症状。腹泻持续数天,病程4-5天进入出血期,症状包括呕血、咯血、黑便、注射部位出血、鼻出血等。
埃博拉和新型冠状病毒的区别有哪些
埃博拉和新型冠状病毒的区别,包括病原体不同、症状不同、致死率不同。 1.病原体不同: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科,是单股负链RNA病毒。新冠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 2.症状不同:埃博拉病毒可引起发热、头痛、关节肌肉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低血压等症状,后期病情严重可引发体内和体外出血。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主要以发热、干咳、发力、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为主,且多数为轻症患者。 3.致死率不同: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在50%-90%。新型冠状病毒的致死率在2%-3%。
埃博拉传染源包括哪些
埃博拉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体,主要传染源包括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但有相关研究发现,果蝠才是埃博拉病毒的最初传染源。 经过相关调查和研究,发现病毒传染源为丛林中的猴子、猩猩等灵长类的野生动物,当时是有人接触了这些动物的尸体才感染了埃博拉病毒。 另外,在撒哈拉中部和南部的非洲地区,研究者发现有多种果蝠体内均携带埃博拉病毒,并且这些果蝠没有出现死亡。但是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埃博拉病毒以后,均会出现死亡。因此,可以推测埃博拉病毒的最初传染源应该是果蝠。
埃博拉病毒是人造病毒吗
埃博拉属于烈性传染病,目前无任何证据可以证实埃博拉病毒为人造病毒。 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无法确定,国际上也无任何证据确定其属于人造病毒。埃博拉病毒又称为伊波拉病毒,属于烈性传染病,是一种可以引起人类、其他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病毒。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酸痛、体内外器官出血、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其死亡率可高达50%-90%,目前也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临床仅能针对个人情况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如抗病毒、抗菌类药物。
埃博拉病毒是哪类传染病
埃博拉病毒不符合我国法定传染病种类,但因其病毒稳定性和传播性较强,需按照甲类传染病管控。 我国传染病可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为最高级别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埃博拉病毒是非洲罕见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为RNA病毒,RNA病毒传播性和稳定性较高,低于60℃以下的高温无法将其灭活,主要寄生于人类和猴子等非灵长动物体中。 埃博拉病毒主要在非洲地区爆发,尚未在我国境内爆发,所以我国法定传染病中,不包含埃博拉病毒,但因病毒危害性较强,可划分为甲类传染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