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可通过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激光治疗、手术拔甲、日常护理等方式治疗。灰指甲通常由皮肤癣菌感染、甲外伤、免疫低下、糖尿病、长期穿不透气鞋袜等原因引起。
灰指甲早期可遵医嘱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这些药物能抑制皮肤癣菌生长,适用于甲板感染面积小的患者。用药前需锉薄病甲,疗程通常持续数月。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局部刺痛或红斑,应避免接触眼睛。
伊曲康唑胶囊、特比萘芬片、氟康唑胶囊等口服抗真菌药适用于多甲受累或甲根受累者。这类药物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甲床,疗程需3-6个月。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可能出现头痛或胃肠不适。妊娠期及肝功能异常者禁用。
激光通过热效应破坏真菌结构,适用于药物疗效不佳者。需分次治疗,每次间隔数周,可能出现暂时性甲床灼热感。治疗期间仍需配合外用药物,保持足部干燥。该方法对部分红色毛癣菌效果有限。
全甲拔除术适用于严重增厚或畸形的病甲,需局部麻醉后完整移除甲板。术后暴露甲床需每日消毒,新甲生长需6-12个月。可能继发细菌感染或甲床损伤,糖尿病患者慎用。需联合抗真菌药物预防复发。
每日用肥皂清洗患处后彻底擦干,穿吸汗棉袜和透气鞋具。定期消毒修剪指甲工具,避免与他人共用。控制血糖可降低复发概率,游泳后及时清洁足部。接触化学试剂时戴防护手套,保持甲周皮肤完整。
灰指甲治疗期间应避免搔抓防止交叉感染,家庭成员需同步检查手足癣。选择药物需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联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新甲生长期间观察甲板颜色与形态变化,若出现甲沟红肿需及时复诊。长期管理需改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