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发热的症状特点主要表现为低热缠绵、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等。阳虚发热通常由阳气不足、外感寒邪、久病伤阳、先天禀赋不足等原因引起。
体温轻度升高但持续时间较长,午后或夜间发热明显,伴有自汗、盗汗等症状。可能与阳气虚衰、卫外不固有关,可遵医嘱使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附子理中丸等温阳药物。
患者自觉怕冷明显,四肢不温,喜暖恶寒,得热则舒。多因阳气不能温煦肢体所致,可配合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或使用桂附地黄丸、四逆汤、真武汤等方剂。
面部缺乏血色,呈现苍白或萎黄,唇甲淡白。常与气血不足、阳气衰微相关,需温补脾肾,可选用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十全大补汤等方药调理。
表现为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嗜睡等症状。多因阳气虚衰、心神失养导致,治疗需温补阳气,可选用参附汤、鹿茸精、龟鹿二仙胶等药物。
阳虚发热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寒,适当食用羊肉、韭菜、核桃、生姜等温补食物,避免生冷寒凉之品,同时配合适度运动以助阳气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