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多数情况下可以根治,治疗效果与病因、治疗时机及方法有关,主要影响因素有贝尔麻痹、病毒感染、外伤、肿瘤压迫等。
约80%面瘫由特发性面神经炎(贝尔麻痹)引起,急性期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和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治疗,多数患者3-6个月完全恢复。
带状疱疹病毒等感染导致亨特综合征时,需联合使用伐昔洛韦、地塞米松和维生素B1,早期干预可降低后遗症概率。
颞骨骨折或手术损伤面神经时,需评估神经断裂程度,部分病例需行面神经减压术或移植术,配合电刺激康复治疗。
听神经瘤等占位病变导致的面瘫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残留症状可通过神经吻合术改善,但完全恢复概率较低。
建议发病后72小时内就诊,急性期避免冷刺激,恢复期配合面部肌肉训练,超过1年未愈者可考虑整形手术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