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清水鼻涕可通过热敷鼻部、补充水分、使用鼻腔冲洗、服用抗组胺药物等方式缓解。流清水鼻涕通常由感冒、过敏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鼻窦炎等原因引起。
用温热毛巾敷于鼻梁处,温度不超过40摄氏度,每次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该方法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黏膜水肿,适用于感冒早期或受凉导致的鼻黏膜充血。
每日饮用温水或淡盐水,保持每日液体摄入量超过1500毫升。充足水分可稀释鼻腔分泌物,改善纤毛摆动功能,对病毒性感冒或干燥环境引发的流涕效果显著。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洗鼻器清洁鼻腔,每日早晚各一次。机械性冲洗能清除过敏原、病原体及炎性介质,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及轻度鼻窦炎患者。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可阻断组胺受体,缓解过敏性鼻炎引发的清水样涕。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能出现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
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发热、脓性分泌物时需就医,日常避免接触冷空气及过敏原,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