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后出虚汗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出虚汗通常由体温调节失衡、电解质紊乱、感染未完全控制、体质虚弱等原因引起。
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避免辛辣刺激。体温下降期出汗可能导致钠钾流失,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
每2小时饮用200-300毫升温水,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家长需注意儿童脱水迹象如尿量减少、口唇干燥。
感染未控制可能引起反复低热出汗,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奥司他韦、连花清瘟胶囊等。细菌性感染可能伴随咽痛咳嗽,病毒性感染可能伴肌肉酸痛。
气虚型多汗可辨证使用玉屏风散,阴虚盗汗适用生脉饮。针灸选取合谷、足三里等穴位,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恢复期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虚汗。体温正常后持续出汗超过3天或伴随心悸乏力,需复查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