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与胃肠感冒可通过病原体类型、症状特征、病程进展和诱发因素进行区分,两者均需对症治疗但用药方案不同。
急性胃肠炎多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或沙门氏菌等病原体引起,胃肠感冒则主要由柯萨奇病毒等肠道病毒导致,病毒血清学检测可辅助鉴别。
胃肠感冒常伴呼吸道症状如咽痛咳嗽,发热可达39℃;急性胃肠炎以呕吐腹泻为主,便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
胃肠感冒症状多在3-5天缓解,急性胃肠炎根据病原体不同持续2-7天,细菌性感染需抗生素治疗如左氧氟沙星、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等。
进食不洁食物易引发急性胃肠炎,受凉劳累诱发胃肠感冒,血常规检查可见胃肠感冒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急性胃肠炎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升高。
发病期间建议选择低脂易消化饮食,适量补充电解质溶液,若出现持续高热或血便需及时消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