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体积增大会出现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肠梗阻等表现,症状按发展程度可分为早期黏膜刺激征、进展期出血及梗阻、晚期恶变相关症状。
肠息肉刺激肠黏膜可能导致间歇性腹部隐痛或腹胀,部分患者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肠镜检查可见黏膜表面隆起性病变。
息肉表面糜烂时引发便血,鲜血常附着于粪便表面,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贫血,血红蛋白检测有助于评估出血程度。
直肠息肉可能产生里急后重感,左半结肠息肉易导致粪便变细,乙状结肠息肉可能引发排便次数增多等肠道功能紊乱。
巨大息肉可能引起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为阵发性绞痛、腹胀及排气排便减少,腹部立位平片可见肠管积气扩张。
发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日常需保持高纤维饮食并限制红肉摄入,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接受结直肠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