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其他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6、A10等也可致病。病毒通过密切接触或飞沫传播,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
手足口病病原体中,肠道病毒71型与重症病例密切相关,其神经毒性可导致脑炎等严重并发症,需通过核酸检测或血清学检查确诊。
病毒通过感染者粪便、口腔分泌物及疱疹液传播,儿童聚集场所易暴发流行,潜伏期多为3-7天,传染期可持续数周。
典型症状为手、足、口腔疱疹伴发热,部分患儿出现食欲减退,轻型病例1周内自愈,重症可能出现持续高热或神经系统症状。
接种EV71疫苗可预防重症,日常需加强手卫生,患病儿童应隔离至症状消退,对患儿用品进行含氯消毒剂处理。
患儿宜进食温凉流质食物避免刺激口腔溃疡,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出现嗜睡或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