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出血多数情况不严重,但需警惕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等并发症。出血程度主要与黏膜损伤程度、感染类型、是否合并鼓膜穿孔及继发感染等因素相关。
急性炎症导致中耳黏膜充血糜烂,可能因擤鼻或外力刺激引发出血,通常通过抗生素滴耳液控制感染后可缓解。
炎症或气压伤导致鼓膜破裂伴出血,需避免耳道进水,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多数穿孔可自愈。
铜绿假单胞菌等致病菌引起化脓性中耳炎时,脓血性分泌物可能腐蚀血管,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联合局部清创。
胆脂瘤破坏中耳结构导致顽固性出血,伴随听力下降和恶臭分泌物,需手术清除病灶并行鼓室成形术。
出现血性分泌物应及时耳鼻喉科就诊,避免自行掏耳,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限制辛辣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