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尿毒症的原因有哪些 五种疾病会引发尿毒症
尿毒症通常由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五种疾病引发。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的表现,主要与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有关。
1、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能与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黄葵胶囊、百令胶囊、尿毒清颗粒等药物延缓病情进展。日常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高盐饮食,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
2、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由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可能出现泡沫尿、血压升高、肾功能下降等症状。建议使用胰岛素注射液、阿卡波糖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控制血糖和血压。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保持低糖低脂饮食,每3-6个月检查尿微量白蛋白。
3、高血压肾病
高血压肾病与血压长期未达标有关,常见症状包括夜尿增多、头晕、视物模糊等。可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呋塞米片等降压药物。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测血压,避免剧烈情绪波动。
4、多囊肾
多囊肾属于遗传性疾病,表现为双侧肾脏多发囊肿,可能伴随腰痛、血尿、高血压等症状。治疗可选用托伐普坦片、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药物,严重时需进行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每年复查肾脏超声。
5、梗阻性肾病
梗阻性肾病由尿路梗阻引起,常见原因包括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等,可能出现排尿困难、肾区疼痛、无尿等症状。需根据病因使用排石颗粒、非那雄胺片等药物,或进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日常应多饮水,避免憋尿,及时治疗泌尿系统感染。
预防尿毒症需从控制基础疾病入手,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血压需低于140/90mmHg。建议定期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日常保持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延缓肾功能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