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分型是什么
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分型主要有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1、微小病变型肾病
微小病变型肾病多见于儿童,光镜下肾小球结构基本正常,电镜下可见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临床表现为突发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通常对激素治疗敏感。患者需定期监测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避免感染和过度劳累。
2、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病理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钉突形成。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部分患者可能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治疗需根据风险评估选择免疫抑制剂,同时注意控制血压和血脂。
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表现为部分肾小球节段性瘢痕形成,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和肾功能进行性下降,对激素治疗反应较差。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限制蛋白质摄入,延缓肾功能恶化。
4、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以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增多为特征,可分为IgA肾病和非IgA型。临床表现为血尿伴不同程度蛋白尿,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治疗需根据病理分级选择ACEI/ARB或免疫抑制剂。
5、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又称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病理表现为系膜细胞插入和双轨征形成。临床表现为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常伴有低补体血症。该型预后较差,多数患者终进展至终末期肾病。
肾小球肾炎患者应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5克,蛋白质以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为主。注意预防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血压,根据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