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子宫腺肌症人多吗
子宫腺肌症在育龄期女性中较为常见,发病率约为20%-30%。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的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可能与多次妊娠分娩、人工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等因素有关。
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率在不同人群中存在差异。30-50岁女性是高发人群,尤其是多次妊娠分娩或有过宫腔操作史的女性。未生育女性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部分患者可能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肌瘤。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孕或流产。症状严重程度与病灶范围不一定成正比,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均匀增大、质地变硬、有压痛。超声检查可见子宫肌层增厚、回声不均,磁共振成像能更清晰显示病灶范围。血清CA125水平可能轻度升高。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年龄、症状严重程度及生育需求制定,包括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经期注意保暖,可适当热敷下腹部缓解疼痛。饮食上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富含铁的食物预防贫血。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