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是什么疾病

2025-09-23 20:28:50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是一种由脑部小动脉闭塞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直径小于15毫米的多发性脑组织坏死灶。该病主要由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因素引起,常见症状包括轻度肢体无力、言语含糊、感觉异常等,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1、病因机制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是主要诱因,持续高压状态会导致脑内穿支动脉玻璃样变性。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会加速动脉壁损伤,高脂血症则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吸烟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小动脉闭塞。

2、病理特征

病灶多位于基底节区、丘脑及脑桥等深部脑组织,CT检查可见多发性低密度灶,MRI的T2加权像显示高信号影。病理切片可见微小软化灶,周围有胶质细胞增生,病灶区神经细胞缺血坏死但保留基本组织结构。

3、临床表现

约半数患者呈静息性梗塞而无明显症状,其余可表现为纯运动性轻偏瘫、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等典型腔隙综合征。症状多呈阶梯式进展,每次发作后可能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但不会出现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

4、诊断方法

头部MRI是首选检查手段,弥散加权成像能在发病数小时内显示病灶。CT对陈旧性病灶敏感性较低,需结合临床表现和血管评估。颈部血管超声可评估大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实验室检查需包括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

5、防治措施

控制血压是核心措施,可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抗血小板聚集常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调脂治疗推荐阿托伐他汀钙片。同时需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定期监测血糖血压。

患者应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每3-6个月复查血脂血糖指标。日常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注意预防跌倒。饮食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多摄入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出现新发神经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

健康诊疗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问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