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背肿疼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痛风
脚背肿疼可能是痛风引起的,也可能与外伤、关节炎、静脉回流受阻、感染等因素有关。痛风通常表现为关节突发红肿热痛,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但也可累及脚背。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血尿酸检测、关节液分析等明确诊断。
1、痛风
痛风是因血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引发的炎症。脚背肿疼可能与痛风急性发作有关,常伴随皮肤发红、局部灼热感,夜间疼痛加剧。确诊需检测血尿酸值,必要时抽取关节液检查。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秋水仙碱片,或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醇片。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2、外伤
脚背受到撞击、扭伤或长期压迫可能导致软组织损伤或骨折,引发肿胀疼痛。外伤后可能出现皮下淤青、活动受限。轻度损伤可通过冰敷、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缓解;疑似骨折需拍摄X线片,必要时用石膏固定。恢复期间避免负重,可配合使用活血化瘀的云南白药气雾剂。
3、骨关节炎
中老年人脚背肿疼可能与退行性骨关节炎有关,长期劳损导致关节软骨磨损。症状表现为晨僵、活动后疼痛减轻、久站加重。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或骨赘形成。治疗可局部注射玻璃酸钠,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配合超短波物理治疗。日常需控制体重,减少爬楼梯等负重活动。
4、静脉功能不全
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会导致血液淤积,引起脚背肿胀伴沉重感,傍晚加重,抬高肢体可缓解。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或溃疡。可通过下肢静脉彩超确诊,穿戴医用弹力袜改善回流,口服地奥司明片减轻症状。避免久站久坐,休息时垫高下肢。
5、感染
脚背皮肤破损后细菌感染可能引发蜂窝织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可能伴随发热。需检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轻度感染可口服头孢呋辛酯片,严重者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注射用青霉素钠。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抓挠,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控制血糖。
出现脚背肿疼应避免自行判断病因,尤其需警惕痛风性关节炎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关节畸形。日常需控制高嘌呤饮食如海鲜、动物内脏的摄入,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急性期可冷敷缓解疼痛,但禁止热敷或按摩。建议记录疼痛发作特点、持续时间及诱因,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长期反复发作或伴随发热、皮肤溃烂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