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腹泻痛经是怎么回事
月经期腹泻痛经可能由前列腺素分泌增多、胃肠功能紊乱、盆腔充血、子宫内膜异位症、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腹部、调整饮食、服用止痛药、激素治疗、手术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对症处理。
1、前列腺素分泌增多
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会释放大量前列腺素,刺激子宫收缩引发痛经,同时可能作用于肠道平滑肌导致腹泻。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或使用间苯三酚注射液缓解平滑肌痉挛。伴随下腹坠胀感时可用热水袋热敷。
2、胃肠功能紊乱
经期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影响胃肠蠕动功能,出现肠鸣、腹泻等症状。建议少量多餐,避免生冷辛辣食物,适量饮用温红糖姜茶。若腹泻严重可短期服用蒙脱石散,同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日常需注意腹部保暖。
3、盆腔充血
月经期盆腔血管扩张可能压迫直肠,产生里急后重感。可通过膝胸卧位减轻压迫,或使用暖宫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伴随腰骶酸痛时,可遵医嘱服用元胡止痛滴丸,配合低频脉冲电治疗缓解症状。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种植在直肠周围时,经期会出现直肠刺激症状。确诊需做阴道超声或腹腔镜检查,治疗可选用地诺孕素片、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等药物抑制内膜生长,严重者需行腹腔镜病灶切除术。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和性交痛。
5、肠易激综合征
应激状态下肠道敏感性增高,经期更易出现腹痛腹泻。可服用匹维溴铵片调节肠道蠕动,配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改善菌群。建议记录饮食日志,避免摄入乳制品等易致敏食物,通过正念训练减轻焦虑情绪。
月经期出现腹泻伴痛经时,建议选择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羹,避免咖啡因及高脂饮食。每日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经前一周开始练习腹式呼吸。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非经期出血,需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和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记录症状发生时间与诱因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