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核素扫描危害是什么

2025-10-13 14:09:59

甲状腺核素扫描的危害主要包括放射性暴露风险和轻微不适反应。甲状腺核素扫描是一种利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检查方法,主要风险有检查后体内短暂残留放射性、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禁忌、过敏反应、注射部位疼痛或肿胀、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

1、放射性暴露

检查使用的锝-99m或碘-131等放射性核素会产生微量辐射,虽然剂量控制在范围内,但短期内重复检查可能增加累积辐射风险。检查后24小时内建议避免与婴幼儿及孕妇密切接触,多饮水促进核素排泄。放射性核素通常会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完全代谢。

2、特殊人群禁忌

孕妇禁止进行该项检查,放射性核素可能穿透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哺乳期女性需暂停哺乳3-5天,直至核素完全排出体外。备孕人群应在检查后3-6个月再考虑妊娠计划,具体时间需根据使用核素类型由医生评估。

3、过敏反应

少数患者对显像剂中的辅料成分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既往有造影剂过敏史者需提前告知医生,必要时进行抗过敏预处理。检查现场配备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应对突发情况。

4、局部不适

静脉注射显像剂可能导致穿刺部位短暂疼痛、淤青或肿胀,通常1-2天自行缓解。检查前护士会评估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穿刺点,检查后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可减少皮下出血。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静脉炎,表现为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热痛。

5、甲状腺功能影响

使用碘-131显像时,大剂量核素可能暂时抑制甲状腺摄碘功能,但诊断用剂量极少造成性损伤。检查后1个月应复查甲状腺功能,特别是既往有桥本甲状腺炎或甲亢病史者。出现乏力、怕冷等甲减症状需及时就医。

接受甲状腺核素扫描前应去除颈部金属物品,检查后2天内避免进行其他核医学检查。检查当日可正常进食,但使用碘显像剂前需遵医嘱低碘饮食。扫描过程中保持静止确保图像清晰,检查后及时排尿减少盆腔辐射。若出现持续心悸、皮肤水肿等异常症状,应立即联系核医学科医生评估处理。日常注意保持甲状腺区域清洁,避免用力揉搓检查部位。

健康诊疗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问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