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窟窿里黄黑的是什么东西
拔牙后窟窿里黄黑色的物质通常是血凝块、食物残渣或坏死组织的混合物。拔牙窝在愈合过程中会经历血凝块形成、肉芽组织增生和上皮覆盖三个阶段,黄黑色物质多属于正常愈合现象。

拔牙后24小时内创口会形成血凝块,这是愈合的第一步。血凝块表面接触空气后会氧化变暗,混合唾液中的矿物质可能呈现黄褐色。术后2-3天血凝块开始被肉芽组织替代,此时可能观察到创口边缘有黄白色膜状物,这是纤维蛋白渗出形成的保护层。若食物残渣嵌入未完全闭合的创口,经细菌分解可能产生黑色素沉积。吸烟或使用含氯己定漱口水也可能导致局部着色。这些情况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口腔清洁即可。

当黄黑色物质伴有剧烈疼痛、腐败臭味或脓性分泌物时,可能提示干槽症或感染。干槽症是血凝块脱落导致的骨面暴露,创口内可见灰白色坏死骨组织。细菌感染时分泌物常呈黄绿色,伴随局部淋巴结肿大。长期不愈的黑色创面需警惕异物残留或特殊菌群感染,如放线菌病可能形成硫磺样颗粒。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出现异常愈合。
建议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吮吸创口,使用对侧牙齿咀嚼软食。餐后可用生理盐水轻柔含漱,勿用牙签等尖锐物清理牙窝。若出现持续剧痛、发热或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复查。愈合期间避免吸烟饮酒,控制血糖异常者需加强监测。正常愈合过程中牙槽窝会逐渐变浅,6-8周后骨组织基本重建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