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痔疮”和“没有痔疮”的人,究竟有何区别?医生说出了实话

上厕所时突然发现纸巾上有血迹?久坐后总觉得屁股底下有个小肉球?你可能正在经历现代人最常见的"难言之隐"——痔疮。据统计,超过一半的成年人都有或轻或重的痔疮问题,但很多人直到出现明显症状才意识到它的存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有痔疮和没痔疮的人到底有哪些不同表现。
一、身体感受差异最明显
1、排便体验大不同
没有痔疮的人排便顺畅,整个过程轻松无负担。而有痔疮的人常常要面对便秘或腹泻的困扰,排便时可能出现疼痛、灼热感,甚至需要用手辅助才能完成。
2、久坐后的感受
健康人群坐一整天最多觉得腰酸背痛。但痔疮患者久坐后,肛门区域会有明显的坠胀感,严重时能摸到突出的小肉球,必须调整坐姿才能缓解不适。
3、运动时的区别
跑步、健身对普通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活动。可痔疮患者在剧烈运动后,可能会发现内.裤上有少量血迹,这是因运动导致痔核摩擦出血所致。
二、日常习惯差异显著
1、饮食选择
没有痔疮困扰的人可以随心所欲享受美食。痔疮患者则要时刻注意忌口,辛辣刺激、油炸食品都要严格控制,还要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
2、如厕习惯
健康人群上厕所可以看手机消磨时间。痔疮患者必须严格控制如厕时间,最好在3-5分钟内完成,长时间蹲坐会加重病情。
3、清洁方式
普通人用普通卫生纸就能完成清洁。痔疮患者最好选择湿厕纸,必要时还要用温水清洗,保持肛门区域清洁干燥。
三、健康隐患差异
1、贫血风险
长期便血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这是痔疮患者特有的健康隐患。没有痔疮的人基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2、感染几率
痔核反复脱出容易造成局部黏膜损伤,增加感染风险。健康人群的肛门区域通常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3、生活质量
痔疮发作时坐立难安,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没有这个问题的人很难体会这种持续性的不适感。
四、预防和改善建议
1、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摄入,每天保证25-30克膳食纤维。喝够8杯水,避免大便干结。
2、培养良好习惯
定时排便,控制如厕时间。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起来活动5分钟。
3、保持清洁卫生
便后用温水清洗,选择柔软无香的卫生纸。穿透气棉质内.裤,避免局部潮湿。
4、适度运动
每天快走30分钟,或练习提肛运动(收缩肛门3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
痔疮虽然常见,但绝不是必须忍受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调整生活方式,大多数轻度痔疮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如果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帮助。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从改变一个小习惯开始,守护"菊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