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掏耳朵一时爽,当心鼓膜穿孔找上门!医生提醒:别乱掏

健康陪伴者 发布时间:2025-08-01 11:57 0次浏览
关键词:

掏耳朵这个看似平常的小动作,可能正悄悄威胁着你的听力健康。很多人享受掏耳朵时那种酥麻的快感,却不知道这个习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你的耳朵其实不需要经常掏。

一、耳朵有自洁功能,根本不需要掏

1、耳垢的天然保护作用

耳垢学名叫耵聍,是耳朵分泌的一种天然保护物质。它能粘附灰尘和细菌,防止异物进入耳道深处,还具有抗菌作用。就像给耳朵穿了一件防护衣。

2、神.奇的自动清洁机制

我们的耳道皮肤有自洁功能,会带着耳垢慢慢向外移动。平时咀嚼、说话时下颌运动,就能帮助耳垢自然排出。根本不需要人为干预。

3、过度清洁反而有害

频繁掏耳朵会破坏耳道皮肤屏障,容易引发感染。还可能刺激耳垢腺分泌更多耵聍,形成恶性循环。

二、掏耳朵的4大潜在危险

1、可能损伤鼓膜

掏耳工具稍有不慎就可能戳破鼓膜,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甚至眩晕。鼓膜穿孔后还容易引发中耳炎

2、引发外耳道感染

不洁的掏耳工具可能带入细菌,造成外耳道炎。表现为耳痛、瘙痒、流脓等症状,严重时需要抗生素治疗。

3、导致耵聍栓塞

不当的掏耳方式可能把耳垢推向深处,堆积形成硬块堵塞耳道。这种情况需要专业医生处理。

4、增加真菌感染风险

潮湿的耳道环境加上皮肤损伤,容易滋生真菌。外耳道真菌感染治疗起来相当麻烦。

三、耳朵清洁的正确打开方式

1、日常清洁只需擦洗外耳

洗澡后用毛巾轻轻擦拭外耳即可。切记不要将任何物体伸入耳道,包括棉签。

2、出现这些情况要就医

当感觉耳朵闷堵、听力下降或持续瘙痒时,可能是耵聍栓塞或感染,要及时看耳鼻喉科。

3、专业清洁更安全

如果确实需要清洁耳道,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去医院由专业医生操作,他们配有专业器械和照明设备。

4、保持耳道干燥

游泳或洗澡后可以用吹风机低温档吹干外耳,但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烫伤。

四、特殊人群的护耳建议

1、油性耳垢体质者

这类人耳垢较黏稠,更容易堆积。建议每3-6个月去医院做一次专业清洁。

2、戴助听器人群

助听器可能影响耳垢自然排出,需要更注意耳道卫生,定期检查听力状况。

3、经常游泳者

游泳时可以使用专业耳塞,游完后及时擦干耳朵,预防"游泳耳"(外耳道炎)。

4、婴幼儿

千万不要给婴幼儿掏耳朵,他们的耳道更娇嫩。如有异常要及时就医。

耳朵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需要温柔以待。记住,最好的护耳方式就是"不打扰"。让耳朵保持它自然的清洁节奏,遇到问题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这样才能长久享受清晰动听的世界。下次手痒想掏耳朵时,不妨先想想那些潜在的风险。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