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肝病传染病通过什么传播

发布时间:2021-06-1082721次播放

视频内容: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可以通过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源来进行传播。进食了被病毒污染的水源和食物,可能就会造成甲肝病毒或者是戊肝病毒的感染。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或者是通过非正规的医疗操作,或者是没有经过彻底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的操作检查,这些途径来造成感染。也可以通过母婴传播的途径,乙肝阳性的母亲在分娩过程当中,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母婴阻断措施,产道的分泌物、羊水可能会感染新生儿。另外,精液当中、阴道分泌物,也含有乙肝病毒,可能会造成夫妻之间的性传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吃护肝片能否预防肝病
吃护肝片是不能预防肝病的,一个肝病,那需不要吃这个护肝的药物,是看肝脏是不是发生了这种肝脏的炎症反应,具体的表现就是生化学检查,看看有没有肝脏酶学的增高,比如说转氨酶增高,如果肝脏没有发生这种变化,那是不需要吃护肝片来保护肝脏的,但如果说已经发生了这种肝脏的这种炎症的改变,就发生了ART的增高,那要首先去寻找原因,比如说病人会不会有病毒性肝炎,病毒性的乙肝或者病毒性的这种丙肝,这样的病人,除了要给保肝的治疗,还要用一些这个抗病毒的治疗来去除病因。还有一些病人引起他aART增长的原因可能是他长期慢性的疾病,服用了某种药物,比如说像结核病的患者服用抗结核的药物会引起肝脏的损害,这样的话,可能要根据的情况来减少或者换用一些结核病的药物,去除了这个病因,然后再给他保护的治疗,还有像一些这种这种抗肿瘤的这种治疗这个药物,也可以造成这种肝脏的这个损害,出现了严重的损害的时候,单纯的这种护肝片的治疗是没有效果的,他也不会说吃了护肝片,他就会预防了这种肝病,也也也起不到这样的作用,对于像自身免疫性的肝病,吃了这个护肝片他也不会说预防这个这肝病,那会要针对这个自身免疫性肝炎,那需要就像熊去氧胆酸这类的药物去治疗,对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那有人说那我喝酒我就吃上护肝片保护着要,那我就大量的喝酒,其实也是起不到预防作用的,对对于肝脏的损害,酒精对于肝脏的损害,不能因为这种吃了护肝片,就起到这种预防的作用,对于像一些肝硬化的这种患者出现了合并症,那要治疗这些的合并症,也不能说我光吃这个护肝片就可以起到作用。
语音时长 02:02

2021-12-30

66939次收听

哪种肝病不传染人
除了病毒性肝炎以外的其他的肝病都没有传染性。知道造成肝病的原因有甲、乙、丙、丁、戊这五种嗜肝病毒导致的病毒性肝炎,除了这五种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以外,其他的原因导致的肝病都没有传染性,比如酒精性的肝损伤、脂肪肝,这些都可以导致肝功异常,但是没有传染性。还有药物性肝损伤,因为某些慢性病长期吃一些药物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这个也没有传染性。还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的肝损伤,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导致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等这一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也没有肝损伤。所以除了病毒性肝炎以外,其他的肝病都是没有传染性的。
语音时长 01:08

2021-07-09

60979次收听

哪种肝病吃饭能传染
病毒性肝炎都有一定的传染性,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这五种类型的传播途径各不相同,其中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所以如果和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患者共同吃饭,如果食品或者餐具受到病毒的污染,就有可能造成感染,所以对于消化道传播的病毒性肝炎,要做好饮食上的隔离,餐具上的隔离,在病情痊愈以后就没有传染性了。其他的丙型肝炎、甲型肝炎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体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所以共同吃饭不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语音时长 01:04

2021-07-09

71518次收听

联苯双酯降转氨酶快不快
联苯双酯是保肝降酶的药物,很多年以前,在临床上就使用过这种药物,药物作用特点就是降低血清当中的转氨酶的速度比较快,但是不足之处就是对血清当中的谷丙转氨酶,降低的速度比较快、比较明显,对于谷草转氨酶下降的速度比较慢,作用不是很显著和明显。所以一般现在常用的保肝药,都是使用保肝作用机制比较明确的保肝药。比如,对肝细胞膜有保护作用的,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水飞蓟素类的,还有就是抑制肝脏炎症活动的,甘草酸类的制剂。像联苯双酯类的目前就是少数人,比如要着急入职体检、高考体检,临时想把转氨酶快速的降下来。实际上在临床工作当中,已经很少使用联苯双酯。
语音时长 01:19

2021-07-09

83785次收听

02:00
联苯双酯降转氨酶快吗
联苯双酯是保肝降酶的药物,很多年前在临床上就使用过这种药物,药物作用特点是能较快地降低血清中的转氨酶,不足之处是对血清当中的谷丙转氨酶降低的速度比较快,对于谷草转氨酶下降的速度比较慢,作用不是很显著。一般现在常用的保肝药,都是使用保肝作用机制比较明确的保肝药。如对肝细胞膜有保护作用的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水飞蓟素类的,还有就是抑制肝脏炎症活动的甘草酸类的制剂,像联苯双酯类。实际上在临床工作当中已经很少使用联苯双酯。
03:01
碱性磷酸酶偏高说明什么
碱性磷酸酶偏高说明可能有肝胆系统疾病或发生了活动性的骨沉积。碱性磷酸酶是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AKP有6种同工酶,第1、2、6种来自肝脏,第3种来自骨细胞,第4种产生于胎盘及癌细胞,第5种来自小肠绒毛上皮与成纤维细胞。AKP升高有两种情况:第一,高生理性增高,儿童在生理性的骨骼发育期AKP酶活力可比正常人高1~2倍。第二,病理性升高,骨骼疾病如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03:21
碱性磷酸酶偏高是什么意思
碱性磷酸酶偏高提示肝胆系统疾病或骨骼系统疾病。临床上测定ALP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肝胆疾病包括肝外胆道的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细胆管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骨骼系统疾病有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也可以导致碱性磷酸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广泛分布于人体的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
02:13
肝脏体积缩小是肝硬化吗
肝脏体积缩小不一定是肝硬化,因为临床中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肝脏反而会变大。反过来,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也不一定会缩小。所以还要具体分析,患者是否有基础的慢性肝脏疾病。肝脏体积缩小是指肝脏在做腹部超声、CT、核磁等常规检查时,肝脏的体积低于正常检查值标准的范围。导致肝脏体积缩小,有可能是先天性的发育异常,但是如果存在慢性的肝脏损伤基础,就要考虑是否存在慢性肝脏疾病,甚至是肝硬化。
乙肝和肝炎怎么区别
乙肝和肝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不同呢?其实这两种疾病在当前的医学上出现的几率非常的高,首先乙肝也只是肝炎里面的其中一种,肝炎的引发因素也有很多,可能是病毒性感染,也可能是酒精中毒所导致,甚至可能是自身性免疫性肝炎,所以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
肝大脾大是怎么回事
体检的时候发现肝大脾大或者是出现了上腹的不适,那么,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来分析,导致肝脏增大的原因,最常见的某些肝炎包括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等,那么还有某些肝脏的血管疾病,像肝脏流出道出现梗阻,布加综合症也会引起肝脏的增长,脾脏增大,除了继发于慢性肝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出现的。病理性充血性脾脏增大合并脾功能亢进之外,比较常见的导致脾脏增大的原因,还包括某些慢性感染,寄生虫、血液系统疾病、脾脏的肿瘤、先天性发育异常等,那么对于肝大脾大来讲,导致的病因非常多,很难通过单一的影像学来确诊,我们需要根据病人的病史是否合并有一些其他的慢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以及呢,通过进一步的包括增强CT,核磁,甚至血管造影,才能够确诊导致肝大脾大的原因。
语音时长 02:18

2020-02-21

58764次收听

02:25
肝大脾大怎么回事
体检的时候发现肝大脾大或者是出现了上腹的不是,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来分析,导致肝脏增大的原因,最常见的某些肝炎包括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等,还有某些肝脏的血管疾病,像肝脏流出道出现梗阻,不佳综合症也会引起肝脏的增长,脾脏增大,除了继发于慢性肝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出现的。病理性充血性脾脏增大合并脾功能亢进之外,比较常见的导致脾脏增大的原因,某些慢性感染,寄生虫、血液系统疾病、脾脏的肿瘤、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对于肝大脾大来讲,导致的病因非常多,很难通过单一的影像学来确诊,需要根据病人的病史是否合并有一些其他的慢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儿疾病,慢性肾脏疾病,通过增强CT,核磁,甚至血管造影,才能够确诊导致肝大脾大的原因。
谷丙转氨酶怎么测定
一般情况下,谷丙转氨酶通过抽血检测、症状测定来进行测定。
谷草转氨酶正常值是多少
谷草转氨酶正常值的范围因不同的实验室而异,但大多数医学实验室的正常参考范围为0-40U/L。
转氨酶高如何降低
转氨酶是存在于肝脏细胞中的酶,其高水平可以是肝脏损伤或疾病的指示。转氨酶高可以通过健康饮食、避免酒精和药物的滥用、控制体重和进行适度运动、治疗基础疾病、及时就医等方式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肝胆b超检查多少钱
做B超肝脏和胆囊需要多少钱,要根据在什么医院检查而决定,因为不同的医院费用可能不一样,比如医院的级别越高可能费用相对会高,一般三级医院,肝脏和胆囊是两个单脏器,多数需要60块钱左右,不包括报告单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