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

发布时间:2018-03-0958629次播放

视频内容:

拔罐后病人皮肤颜色多呈鲜红色、暗红色、深紫色。皮肤颜色不同表明疾病不同,但并不绝对,皮肤呈鲜红色的患者表明热气较重,皮肤呈暗红色的患者表明寒气较重,皮肤呈紫暗色的患者表明体内有瘀滞。此外拔罐颜色的改变同皮肤敏感性及颜色有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哪些人不适合拔罐呢
皮肤破损、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脏病、孕妇腰腹部及婴幼儿等人群不适合拔罐。拔罐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主要通过负压刺激经络达到治疗效果,但部分人群可能因体质或疾病状态导致风险增加。
拔罐后皮肤颜色黑紫色怎么回事
拔罐后皮肤出现黑紫色通常与局部淤血、毛细血管破裂有关,可能由罐内负压过大、体质偏寒、局部循环障碍、操作时间过长、皮肤敏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缓解、避免抓挠、观察变化、调整拔罐频率、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月经期间可不可以拔罐刮痧
一般情况下,月经期间可以拔罐、刮痧,若出于保健的目的,在月经期间不建议拔罐或者刮痧。刮痧会引起皮下淤血,此种情况除祛除身体的邪气以外,起到改善气血运行的作用,月经期间,促进血液运行会造成月经过多,因此,月经期间拔罐、刮痧,出于保健目的不推荐。但若是因为身体有疾病存在,如体内存在气滞血瘀的情况,如来月经时伴有腹痛,即痛经,小肚子发凉、月经排出不畅、有血块,伴有腰痛、四肢发凉,要积极进行拔罐,尤其是火罐和刮痧,会使例假排出更加通畅,血块会逐渐地消失,同时痛经等症状会逐渐缓解。
语音时长 01:57

2021-09-29

95678次收听

02:54
拔火罐几天一次比较好
要视拔罐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病史而定。一般正常的成年人,可以1周拔一次火罐。拔火罐可以活血、消肿、祛寒、祛湿、疏通经络等,但拔火罐也不能过于频繁。经常拔罐会损伤皮肤表面,使皮肤出现破皮,严重时还会出现溃烂、感染等情况。患者如果有支气管炎症、肠胃炎、腰椎间盘突出、局部疼痛等症状,都可通过拔火罐进行治疗。在患病期间可根据医生要求进行拔罐,一般拔罐次数会相对频繁。在拔罐后,对拔罐部位要进行保暖,千万不要受到风寒,在短时间内也尽量不要洗澡,以免出现受凉的情况。
拔罐发紫是什么原因
因为拔罐是利用抽气,或者是燃烧这些方法,使罐内产生负压,带有负压的罐体吸附到身体表面,通过负压的作用使皮肤充血、瘀血,以这种方式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在治疗的过程中因为负压比较大,会导致局部的皮肤毛细血管破裂出现瘀血,所以起罐以后皮肤就会留下暗红色、黑紫色的印记。通过拔罐以后罐印的反应,是可以辅助我们辨别疾病状态的。比如拔罐以后是紫黑色的罐印,可能患者体内就存在着经络不通、瘀血阻滞,或者有热毒壅盛这样的现象;如果罐印出现了紫红色发暗,可能患者体内就存在着寒邪闭阻、瘀血阻滞这样的状态;如果罐印见到的是紫色的点状,说明患者体内存在着气滞血郁的状态。拔罐颜色的深浅,跟拔罐的力度和时间有关,还跟病人皮肤紧致程度有关,还有也决定于毛细血管的状况。一般男的比女的更容易出现深色的罐印,这种颜色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具体身体是哪一种状态,需要中医的四诊合参。
语音时长 01:45

2021-07-09

89235次收听

拔罐起血泡如何处理
因为拔罐是利用燃烧抽气等方法使罐内产生负压,然后用这个罐吸附在体表,通过负压使局部的皮肤充血、淤血,通过这种方式来反治疾病这样一种办法,在治疗的过程中,因为负压比较大会导致毛细血管的破裂出现淤血,所以拔罐后皮肤会留下红色的印记。如果拔罐的力度过大,或者操作的时间比较长,或者点火操作过程中有烫伤,还有的时候患者的皮肤状态不好都会引起起水泡,甚至于血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要紧张,如果这个泡比较小,只要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都会自然的吸收的,如果这个泡比较大,可以在泡壁的下端用针刺破以后引出血水,然后用纱布覆盖,可以每天查看一下伤口,保持干燥。如果这个伤口出现了干瘪结痂了,血痂下的皮肤是紧致的不松软这个伤口就愈合了,如果血痂下皮肤是比较松软的,可能就会有破溃化脓,如果出现破溃化脓甚至于流脓水这些情况,一定及时就医,另外糖尿病的人和血小板减少的,容易出现凝血障碍的这些人慎重拔罐,拔罐以后就比较容易出血泡。
语音时长 01:42

2021-07-09

77364次收听

02:21
拔罐黑色是什么原因
因为拔罐是利用抽气或者燃烧的方法使罐内产生负压,然后把这个罐放在体表,通过负压罐的吸附作用使局部的皮肤出现了瘀血、充血,通过这种方式来防治疾病。因为在治疗的过程中负压比较大,可以引起皮肤毛细血管的破裂,还可以出现淤血,所以起罐以后就会留下红、黑、紫色的印记。
02:19
拔罐身上黑紫怎么回事
通过拔罐后印记的反映,可以辅助辨别疾病的状态。如果拔罐后有黑紫色的罐印,可能说明体内存在着经络不通、瘀血阻滞或者热邪亢盛的现象。如果紫色的颜色是比较暗的,可能体内存在着寒凝血瘀的症状。如果是散在的紫色的点状印记,可能说明体内存在着气滞血瘀。拔罐后的颜色深浅,和拔罐的力度的大小、拔罐的时间,以及病人的皮肤紧致状态和毛细血管状况等有关系。一般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现罐印颜色较深的情况。
02:11
拔罐怎么看湿气重不重
拔罐只能部分反映出,人体是否存在水湿内停,有的人拔完罐有水珠,有的人皮肤毛孔会有少量的液体渗出,像一些身体比较丰腴的人,皮肤会有黏腻的液体就是有痰湿。一些人拔罐皮肤起水泡甚至水泡破溃流水现象,这些现象是水湿内停。湿气重和不重是需要靠全身的辨证去做出正确的诊断,可以结合上全身比如是不是有一些脘腹的胀满、大便的泄泻,或者看一看舌头是不是存在着舌体的淡胖、舌苔的厚腻这些能够帮助我们判断是不是体内有湿邪停留。
拔罐出水泡的原因
我们讲中医里面最常见的拔罐疗法,它简便、效验、方便,也深受群众的喜爱。因为罐有一个真空的抽吸作用,所以通过抽吸、负压、吸引,把皮肤吸上来,可以把体内的一些经络里风寒暑湿的邪气,还有一些痰淤、痰浊、淤血这些病理产物,可以抽拔,然后使局部的微循环重新修复。拔罐会出现一些反应,比如变红甚至变黑,实际上就是局部的毛细血管有些轻度的破裂,导致一些淤血浮现出来。虽然有轻度的皮下出血,但是这个是属于很轻微的。另外一种就是出现水泡,就是把组织液,通过抽拔,重新聚集在皮下,然后形成了一些小水泡。其实他也是我们人体内重新的新陈代谢的调整,水泡起来了,说明拔罐的量已经达到了。水泡的处理其实也很简单,涂上一点万花油,然后用小针轻轻把它点破,再把棉签把水泡去掉。针扎的小孔,很快就会愈合,一般对人体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影响,注意有些皮肤薄的地方,不要拔得太厉害,比如胸脯、脸这些皮薄的地方少拔,拔罐一般在背部或四肢肉比较丰厚的地方去拔。血斑、水肿,也不用太在意,身体通过吸收和转换,来进行更深度的一种整合与调节,这是中医的一个利用自我,自身康复能力的一种表现。
语音时长 02:27

2020-04-22

63989次收听

拔血罐的作用及危害
拔血罐的作用包括退热、止痛、泄火以及解毒;危害包括皮肤破损引起感染,以及出现气血亏虚、阳气不足影响心脑供血等。拔血罐的作用主要有:1、放血、退热。拔罐放血,可以减少血盛,从而减少血脉中的血热,使机体气血恢复正常。2、放血止痛。中医认为血罐可以将经络中的瘀滞病邪直接带出,调整闭塞、拥堵现象,经脉畅通,疼痛的症状也可以得到缓解。一般咽喉痛、偏头疼等病症都可以通过拔罐放血方法来进行。3、放血泄火。火热内扰可导致多种病症的发生,导致患者出现口舌生疮,肢体肿胀、疼痛,烦躁易怒、发热等症状。这时采用拔罐放血方法可以使火热之邪随之而泄,适用于多种热症治疗。4、放血解毒。机体在病理情况下,由于自身机体障碍不能抵抗毒邪,导致体内产生热毒,出现疮疡、痈疽一类的病症。拔罐放血可以使入侵机体的毒邪随血排出,此外还有止痒的作用。但是,拔血罐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坏处。首先拔血罐放血,如果操作不当,消毒不彻底,容易导致皮肤破损,进而细菌入侵引起感染。拔罐放血过度,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气血亏虚、阳气不足现象,时间长了也可能影响心脑供血。
语音时长 02:22

2020-01-14

58830次收听

中医拔罐减肥有效果吗
中医拔罐减肥是有效果的,但具体效果是否明显会受到个人体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过一般经过3-5次就可见效。而拔罐减肥主要是利用拔罐强大的吸拔力来促进毒素废物排出,同时也能刺激经络腧穴,加速体液循环。
拔罐出水泡怎么处理
在平时有部分人,经常会进行拔罐的操作,但是有时候操作不当,就会出现拔罐出水泡的现象,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会出现感染的现象,如果出现拔罐出水泡的现象,可以及时进行消毒与感染,严重的患者可以进行挑破,进行消毒进行护理,慢慢就会痊愈。
02:44
什么是走罐
走罐是针灸科常用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治疗黄褐斑、痤疮、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走罐首先在皮肤上抹上一层润滑剂,比如刮痧油,然后把罐吸附在皮肤上来回移动,这个过程称为走罐。走罐特别适合皮肤病患者,皮肤病有一个特点就是往往是体内有些邪气,再加上外感的邪气,两种邪气,相互争斗,表现在皮肤上形成皮肤病。比如湿疹、荨麻疹是特别典型的正邪相争的一种结果。走罐的作用主要是祛除邪气,把体内的寒邪、热邪、暑邪、湿邪,通过走罐拔出。首先通过走罐,体内的邪气拔出来,然后再通过其他方法,比如针灸,可以补正气,这样从两个方面,一泻一补,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拔火罐对男性健康的好处
拔罐,是指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局部组织高拱的一种疗法。自古以来,拔罐就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认为拔罐有开泄腠理、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逐寒祛湿、拔毒泻热等功效,可以引导人体气血运行输布,调整机体平衡,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