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病毒性肝炎能预防吗

发布时间:2018-07-1355793次播放

视频内容:

病毒性肝炎可以预防。首先要了解各种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甲型和戊型肝炎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要切断粪口途径,搞好饮食卫生。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是以输血和母婴垂直以及性生活传播为主。做到早隔离、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即可有效预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谷丙转氨酶偏高怎么治
如果运动、熬夜等导致,注意作息和饮食完全可以立刻转为正常值;服用药物导致谷丙转氨酶升高,药物排出体外后,可以自动好转;饮食结构导致升高,多吃高蛋白食物可以恢复正常;如果肝病导致,可以服用药物改善等等。针对于运动、熬夜、饮酒、食肉等导致转氨酶短时间发生异常升高的,只要注意作息和饮食。不熬夜、不饮酒、饮食清淡马上转氨酶就是转为正常数值。针对于感冒生病服药类的转氨酶升高,应当及时治疗,等待感冒所服药物等完全排出体外。另外由营养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谷丙转氨酶升高,这时多吃高蛋白的食物调整饮食,谷丙转氨酶很快就会恢复正常。针对患有肝脏疾病的情况。各类肝炎、酒精脂肪肝等无法短时间内治愈,服用常规的保肝降酶的药物进行降酶治疗,并根据转氨酶升高的原因来判断是哪方面的问题,对症下药。例如治疗乙肝引起转氨酶升高,降酶同时必须进行抗病毒以及免疫调整治疗,标本兼治才能达到最终治疗目的。
语音时长 01:31

2020-03-17

52330次收听

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原因及危害
谷胺酰转肽酶高有疾病,长期服药,压力大等因素,对病情,身体以及肝脏都会造成危害。一、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可由原发性肝癌,腺癌等引起,特别是在恶性肿瘤发生率高达90%。二、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常见于肝病,如: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等,也可见于胆脏疾病。三、谷氨酰转肽酶偏高也会因为长期嗜酒,或者长期服药造成,避孕药也可引起r-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四、谷氨酰转肽酶偏高也可能是因为人们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而导致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最终引起谷氨酰转肽酶的偏高。危害:一、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病引起的偏高,会在癌组织本身或其周围的炎症的刺激作用下,使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使病情进一步的恶化。二、其他疾病如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等引起,不利于病情的恢复,相反,会使病情进一步的加重。三、阻塞性黄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胆道感染、肝硬化等引起,会导致坏死区邻近的肝细胞仙酶合成亢进,如长期升高,可能有肝坏死倾向。四、饮食不合理、作息不正常、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等生理性原因引起,特别为服用某些药物导致的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应该立即停药,否则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语音时长 01:39

2020-03-17

74709次收听

病毒性肝炎怎么护理诊断
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的进行运动,这样能够改善肝功能,还可以减轻肝脏淤血的情况;在饮食上多吃一些营养元素丰富的食物,主要是以清淡为主,避免吃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在临床上,建议病毒性肝炎患者可以进行肝功能检查、病原学检查和病毒载量检测。
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得的
如果是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其发病的原因主要就是水和食物被病毒污染,再就是和患者共用餐具或者是牙具。乙型、丙型以及丁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可能是因为输血的时候使用了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也有可能是无保护性性交或者是怀孕和分娩所致。
病毒性肝炎是什么炎症
病毒性肝炎是多种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肝脏病变,有很强的传染性。根据感染病毒的类型分为甲、乙、丙、丁、戊肝炎五种;患病后常会有进行性加深的黄疸、厌油腻、浑身无力、中毒反应等症状;一般需抗病毒治疗,病情严重时可进行肝移植手术。
病毒性肝炎是如何传染的
病毒性肝炎怎么传染还是要看具体的类型。如果是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通常都是通过消化道传染或者是密切接触进行传染。如果是乙型、丙型以及丁型病毒性肝炎,那么往往会通过血液进行传染,也有一些患者是通过性接触传染或者是母婴传染。
病毒性肝炎会传染途径是什么
病毒性肝炎包括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肝炎,传染途径也有所不同。甲型肝炎患者是通过消化道传染,如果和甲肝患者密切接触,也有可能会传染;乙型肝炎可以通过血液、母婴、性接触和密切接触进行传播;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乙肝类似;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甲肝类似。
病毒性肝炎怎么引起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转氨酶反复升高、肝脏反复的炎症,而这个时候没有及时的发现病情,也没有及时的进行抗病毒治疗,那么反复的炎症就会带来纤维化的堆积,而纤维化的日益累积就造成肝硬化。病毒性肝炎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它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病毒性肝炎的定义:病毒性肝炎包括了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类型,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在五种类型当中,甲肝和戊肝一般不会慢性化,所以一般不会引起肝硬化,是一个急性的过程。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就有慢性化的可能性,尤其是丙型肝炎慢性化的可能性还比较大。如果说患有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但是比较遗憾的是好多慢性乙肝、慢性丙肝的病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太了解,而对这方面的知识更不了解,以至于病情都走到了肝硬化这个阶段才进行治疗,这就比较遗憾了。肝硬化形成病因: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没及时发现病情,没采取抗病毒治疗,导致肝脏反复炎症损害,出现肝纤维化,日益积累造成肝硬化。因此我们特别强调,慢性乙肝、慢性丙肝的病人要主动的到医院,不管是到综合医院的专科门诊或者是到传染病专科医院去做定期的评估,一旦病情有进展的迹象,比如说有转氨酶的升高,有炎症或者是有肝纤维化的迹象,肝弹性的数字的升高,这时候我们积极地采取措施进行抗病毒治疗,把病毒复制控制住,把肝脏的炎症控制住。这样就会降低肝硬化的这个发生率,最终还能降低肝癌的发生率。
语音时长 02:00

2020-03-10

49447次收听

病毒性肝炎吃些什么药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都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那么这个病毒性肝炎吃什么药好,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区别对待,因为不同的类型的肝炎吃的药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我们讲课的时候经常一起来讲,因为它们都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而且都是急性肝炎,一般不会慢性化。那么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发病的形式多半是急性黄疸型肝炎,这时候病人可能全身乏力,恶心厌油、呕吐、尿黄,这个肝脏的炎症指标谷丙转氨酶可能1000多2000多,那这种情况就不是光吃药了,一般都要建议住院输液,治疗经常输的药有甘草酸抗炎的,另外还有谷胱甘肽这些保肝的。甲肝戊肝的治疗:甲肝戊肝属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多建议住院输液治疗,常用甘草酸抗炎,谷胱甘肽保肝等。这个时候病人需要卧床休息,清淡饮食,这个也需要一些消化道隔离的措施。因为他们的大便里边可能还带有甲肝病毒或者戊肝病毒,那么刚才我说的是甲戊型。那么如果是针对乙肝和丙肝的话,那么乙肝和丙肝更常见的类型是慢性,慢性乙肝慢性丙肝,这些病人转氨酶升高的幅度往往还没有甲肝和戊肝这么高,他们可能转氨酶100多200多,这种情况就不一定非得要输液治疗,可以采取口服的护肝药物治疗,常用的口服护肝药物,比较温和的有水飞蓟类的,另外比较强一点的有甘草酸类的,还有双环醇类的都可以采用。但是要强调的是这些保肝降酶的药他们只是治疗肝细胞的炎症,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的不仅仅要治疗炎症,而且应该根据他们的病毒复制情况要进行抗病毒治疗,这样才能更加的规范。慢性乙肝丙肝的药物治疗:口服保肝降酶的药物例如水飞蓟类、甘草酸类、双环醇类等,同时还需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48

2020-03-10

56980次收听

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可以通过消化道、体液、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这五种类型里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是比较类似的,它们的传播途径是消化道传播,也可以称之为粪口途径传播,即病从口入。这种病毒污染了食物和水源,食用进肠胃然后出现发病,这是消化道传播。比较常见的是病人去海边吃海鲜,没煮熟或者是稍微涮一下捞起来吃,甚至是生吃,这样就有可能感染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甲肝戊肝是经消化道传播的,也就是粪-口途径传播。几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是乙肝、丙肝和丁肝,这三种病毒性肝炎是通过体液传播的,跟消化道传播是不一样的,体液最常见的是血液,因此这三种肝炎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比如输了血或者是血制品,里边带有乙肝病毒丙肝病毒,那有可能会被感染;除了输血、血制品外,还有一些能够见到血液的操作,比如拔牙,比如纹眉、纹身、纹眼线等等,这也会传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性接触也是乙肝丙肝的传播方式。还要强调的是在中国母婴传播也是乙肝比较常见的传播方式,丙型肝炎也可以通过母婴传播,但是相对比乙肝要少一些传播途径。
语音时长 01:43

2020-03-10

57636次收听

02:45
病毒性肝炎如何引起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类型,乙型和丙型肝炎,出现慢性乙肝、慢性丙肝时,初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体内病毒侵犯肝细胞导致转氨酶反复升高、肝脏反复的炎症,此时没有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话,反复的肝脏炎症就会带来肝的纤维化堆积,日益累积就会造成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甲肝和戊肝是急性发病过程,多不会慢性化,所以一般不会引起肝硬化。慢性乙肝丙肝的患者,建议定期进行检查评估,一旦出现转氨酶的升高,肝脏炎症或肝纤维化的迹象,肝弹性数字升高等,就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肝硬化发生率。
02:53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主要分为消化道传播、体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也是不一样的。1、甲肝和戊肝是经消化道传播。甲型肝炎病毒或者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了食物、水源后,病毒没有被彻底杀死随着食物进入胃肠道,到了肝脏以后引起急性肝细胞损伤,引发急性黄疸型肝炎。2、乙肝丙肝和丁肝,分别是体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体液传播主要是血液传播,发生在输血或血制品的过程中,另外溅到血液的操作过程也可能被感染。乙肝和丙肝还会经性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多发生在乙肝中。
02:14
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病毒性肝炎,可以有不同的传染途径。病毒性肝炎一般可以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以及戊型肝炎。通常情况下,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这两种病毒性肝炎可以通过消化道进行病毒的传播。乙型肝炎以及丙型肝炎,这两种病毒性肝炎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在我国,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播的途径,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在成年人当中,会出现通过性传播的途径而感染乙型肝炎的情况。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也可以通过血液进行传播。但是,在这些年来,通过对于血液制品,还有卫生方面的一次性耗材的严格管理,通过血液途径感染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案例,变得非常少见。在个别情况下,丙型肝炎也可以通过纹身、打耳洞等途径感染传播。
02:12
肝炎能治好吗
在患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当中,急性甲型肝炎的患者,以及急性戊型肝炎的患者,绝大部分都可以治好。对于患有甲肝的病人,相对来说,最容易治愈。患有乙型肝炎的患者,有大部分都是通过母婴传播而感染,这种情况是属于慢性携带状态,有一部分患者可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乙肝很难彻底治愈,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乙型肝炎患者,是强调控制病毒的复制,而不是强调完全治愈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可以通过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进行复制,从而可以减少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以及肝癌的几率、风险。患有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如果不进行治疗,经过15年到20年的时间,可能就会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但是,现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以通过抗病毒治疗,实现疾病的治愈。
01:59
肝炎会发展成肝硬化吗
在病毒性肝炎当中的乙型肝炎以及丙型肝炎,这两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都可以发展成为肝硬化。相比之下,丙型肝炎患者可能会比乙型肝炎患者,更容易发展成为肝硬化。在我国,患有乙型肝炎的人口基数会比较大,所以,有很多的肝硬化,都是由乙肝发展成为的肝硬化。对于患有慢性肝炎的患者来说,如果没有经过治疗,发生反复的肝炎损害,就会逐渐发生肝脏纤维化的情况。在经过15年到20年的时间以后,就会有可能转化为肝硬化,还有少部分的肝硬化患者,可以转变为肝癌。一旦发现患上慢性乙型肝炎,或者是慢性丙型肝炎,都要注意及时监测肝功能以及肝脏B超。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如果出现肝炎、肝损害的表现,就要选择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