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溶血病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12-2461387次播放

视频内容: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子的血型不和,母亲体内产生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同种免疫性溶血。

最常见是RH血型系统和ABO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和,是最常见,新生儿期其导致溶血性的贫血的原因,还有红细胞酶或是红细胞膜的缺陷,只有血型不和的溶血,血型不合时抗原抗体反应会造成溶血,所以称为新生儿溶血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新生儿轻微溶血是否严重
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亲和孩子的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的溶血。ABO溶血在新生儿溶血疾病里面占85.3%,Rh溶血占14.6%左右。ABO溶血会引起黄疸及其他改变,但不是很明显。Rh溶血会造成胎儿的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甚至心力衰竭,以及各种水肿,临床的症状和轻重表现不一。所以要及时去新生儿科就诊。
语音时长 01:01

2021-12-30

56094次收听

01:42
新生儿溶血会复发吗
新生儿溶血病经过蓝光、药物纠正以及应用一些退黄的治疗,如果一般情况良好,不容易复发。但要注意防护:一、定期复查。超过一个月的孩子不属于新生儿范畴,可以看儿童保健科专科。二、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最好母乳喂养,增强抵抗力。三、注意儿童的护理和喂养。适当的增减衣服,喂养的时候要注意孩子的消化情况,保证饮食和睡眠正常。
新生儿的溶血症可怕吗
新生儿溶血非常可怕。新生儿溶血危害比较大,早期容易出现黄疸,得不到及时救治,宝宝出现贫血,进一步会出现心力衰竭,严重还会直接影响生命安全。针对黄疸,轻度叫黄疸,退黄治疗就行,重者发生核黄疸,使脑神经受到损伤,出现惊厥、智力障碍,严重使胎儿可宫死胎内,溶血病还是很可怕的,可预防、可治疗。
语音时长 01:02

2020-02-21

52837次收听

新生儿溶血病治疗方法
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包括产前治疗和新生儿期的治疗。产前治疗包括宫内血浆置换、口服肝酶诱导剂。新生儿时期治疗包括光照治疗、药物疗法、换血疗法。产前治疗包括宫内血浆置换、口服肝酶诱导剂。如果患儿抗体滴度非常高,而且胎肺成熟,可以提前分娩。新生儿期的治疗包括光照治疗、药物疗法、换血疗法以及其他的对症治疗。光照疗法是用蓝光治疗,用于结和胆红素的排泄,光照治疗时婴儿放在蓝光箱内、遮住双眼、遮盖外阴持续治疗大于八到十二个小时。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发热,光疗的副作用比较小。药物治疗是采用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可以结和游离的抗体,预防胆红素脑病减少抗原抗体反应。此外,还有白蛋白、苯巴比妥的药物治疗。换血治疗针对重症胆红素,高胆红素血症,包括大部分RH溶血和重度ABO溶血的患儿。
语音时长 01:26

2020-02-21

53711次收听

02:46
新生儿溶血症严重吗
母子血型不合会造成新生儿溶血,主要是母亲为O型血,孩子为A型或者是B型血,由于某种原因,胎盘的天然屏障遭到破坏,胎儿有少量的血进入到母体,这就等于胎儿给母亲输血,由于母子血型不一样,胎儿的血刺激母体产生抗体,母体的这种抗体会通过胎盘带给胎儿,与胎儿红细胞发生作用,导致红细胞破坏,造成新生儿溶血症,也就是ABO溶血了。新生儿溶血病轻者表现为黄疸、贫血和水肿,严重者可以发生核黄疸,使脑神经受损,出现惊厥、智力障碍,更为严重者,胎儿在母体内就会死亡。
02:26
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溶血病治疗方法宫内血浆置换、口服肝酶诱导剂,还有光照治疗、药物疗法、换血疗法以及其他的对症治疗。光照疗法主要是用蓝光治疗,用于结和胆红素的排泄。药物主要是采用丙种球蛋白,可结和游离的抗体,来预防胆红素脑病,换血治疗主要针对是重症胆红素,高胆红素血症的,包括大部分RH溶血和重度ABO溶血的患儿。其如纠正酸中毒、补充液体等治疗,此外,还有白蛋白、苯巴比妥这些药物治疗。新生儿溶血病包括产前治疗和新生儿期治疗。
新生儿溶血治疗
大部分人对新生儿溶血治疗应该并不太了解,但如果说新生儿黄疸,就应该很熟悉了。其实新生儿溶血治疗是对发生黄疸的新生儿采取的一种治疗方法。新生儿发生黄疸是非常危险的,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蓝光治疗、换血治疗,还可以在产前度宫内血浆进行置换等方法,效果都很不错。
新生儿溶血症怎么预防
可以在孕前准父母进行血型的监测,可以产前进行血型的血清学的检查,检测母体中,抗体滴度的情况。新生儿溶血症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使胎儿在宫内、出生后发生红细胞破坏,出现的溶血性的贫血、黄疸,急性心力衰竭、黄疸后遗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新生儿溶血分为两种,分别是ABO的溶血,当母亲血型为O型,胎儿血型为A型、B型时,胎儿血型中的A或B的抗原,由于某种原因进入母体后刺激母体产生血型抗体,从而引起溶血的发生。第二种是RH溶血,发生在RH阴性血型的母亲和RH阳性血型的婴儿之间,除外这两种情况,新生儿溶血的几率是很低的,如果抗体滴度较高时,可以通过药物来降低抗体的杀伤力,如果RH血型不同的准爸妈已经怀孕,准妈妈从16周左右开始,定期检测血液中抗体的情况,密切注意宝宝是否有发生溶血的可能,第一次怀孕时发生RH溶血的可能性稍低,如果有过流产和分娩史,要检测准妈妈RH抗体,如果RH抗体阳性的滴度很高,发生死胎、新生儿严重溶血的危险性就比较大了。
语音时长 02:06

2019-12-20

56644次收听

新生儿溶血症最佳治疗方法
新生儿溶血症治疗,包括产前监测和新生儿期治疗。对符合溶血发生条件的父母,应在产前进行血液抗体滴度监测,必要时可应用药物降低母体内抗体。新生儿分娩后,出生早期监测胆红素,观察动态变化,积极治疗。常见治疗方式包括光照疗法、药物疗法、换血疗法及其对症疗法。一、光照疗法,即蓝光治疗,简称光疗,是非常简单有效方法,主要用于未结合胆红素的排泄。做光照治疗时,将婴儿放在蓝光箱里,遮盖双眼、外阴,持续治疗大概8到12个小时,注意给予补水避免发热,副作用非常小;二、药物治疗,主要应用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可结合游离抗体,预防胆红素脑病,减少抗体抗原反应,是早期治疗ABO溶血、RH阴性溶血非常有效的方法;三、白蛋白、苯巴比妥等药物治疗、换血治疗,主要应用于重症胆红素血症,包括大部分RH溶血、重度ABO溶血患儿;四、其对症治疗,如纠正酸、中毒、补充液体量等。
语音时长 01:55

2019-12-20

55329次收听

02:59
怎样预防新生儿溶血症
预防新生儿溶血症,产前进行血型的血清学检查,检测母体中抗体滴度情况。如抗体滴度较高,可应用药物降低抗体的杀伤力。如果已经怀孕,准妈妈们应从16周左右,开始定期检测血液中抗体的情况,密切注意,宝宝有否有发生溶血的可能,如有异常,可以在孕期治疗。新生儿溶血症指因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使胎儿在宫内或者出生后,发生大量红细胞破坏,出现一系列溶血性的贫血、黄疸,急性心力衰竭或者黄疸后遗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新生儿溶血分为ABO溶血和RH溶血。RH血型不同的准爸妈,第一次怀孕时,发生RH溶血的可能性稍低,但如果有过流产和分娩史,RH抗体阳性的滴度很高,发生死胎、新生儿严重溶血的危险性较大。
02:50
新生儿溶血症最佳治疗方法
常见治疗方式,包括光照疗法、药物疗法、换血疗法及其它对症疗法。新生儿溶血症的治疗,包括产前监测和新生儿期治疗。对于符合溶血发生条件的父母,应该在产前,进行血液抗体滴度的监测,必要时可以应用药物,降低母体内的抗体。而新生儿分娩后,出生早期监测胆红素,观察胆红素的动态的变化,积极进行治疗。光照疗法,也就是常说的蓝光治疗,简称光疗,副作用非常小。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丙种球蛋白,早期是非常有效治疗ABO溶血、RH阴性溶血的方法。此外还有白蛋白、苯巴比妥等药物治疗,换血治疗主要应用重症的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溶血症最佳治疗方法
光疗是治疗血清胆红素高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对于任何时期的溶血症患儿都有治疗效果。药物治疗主要是用丙种球蛋白或者白蛋白降低患者的胆红素,当使用光照疗法和药物治疗效果都不好时,可以考虑使用换血疗法。事实上只有最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没有所谓的最佳治疗方法,治疗方法要根据病情轻重和患者体质来做决定。
新生儿溶血病的症状
新生儿发生溶血病,在刚刚出生二十四小时通过观察新生儿出黄疸的状况就能初步看出问题。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会有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嗜睡以及四肢偶尔发硬僵直等症状。有些患儿贫血症状比较严重,也有可能会发生心力衰竭和全身浮肿的症状。
新生儿溶血病应该如何用药
治疗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其中γ球蛋白,可以阻断针对红细胞膜的抗体,在体内中和游离血型抗体,从而减少溶血的发生。其次是人白蛋白药物,再加上体内游离胆红素,将小分子转化为大分子,使其难以穿透血脑屏障并减少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新生儿溶血病如何预防
如果母亲是O型血,而父亲不是O型血,则在怀孕期间必须保持警惕,以防止新生儿溶血。如发现抗体阳性,孕妇应每月随访,必要时考虑提前分娩。对于重度Rh溶血病患者的产前监测血Rh抗体滴定度不断增加,可给予反复血浆置换治疗,并在孕期服用药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