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由什么原因引起
发布时间:2020-10-2058952次收听
语音内容:
痛经的发生与子宫平滑肌收缩、子宫内血管痉挛有关。它的发病因素比较复杂,与内分泌、盆腔器质性疾病、炎症、精神、神经等因素都有关系。就临床医学而言,痛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发性痛经,生殖器官没有器质性的病变,约占痛经的90%;另一类是继发性痛经,是由于盆腔内已有器质性病变引起。
为了排出经血,子宫需要做收缩运动,只要排血不顺畅就会引起疼痛。一般于经前1-2天或行经第1天疼痛最为明显,经期的第二、第三天逐渐减轻以至消失。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有的波及整个腹部或腰骶部。严重时可以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甚至昏厥。中医认为痛经发生的病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虚证,即“不荣则痛”,是由于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造成,这类人平时应注意调补,补气养血或滋补肝肾。第二是实证,即“不通则痛”,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造成,可以使用一些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类的中成药,例如丹莪妇康煎膏,在医生指导下服用1-3个月经周期,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延长到3-6个周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语音内容:
痛经的发生与子宫平滑肌收缩、子宫内血管痉挛有关。它的发病因素比较复杂,与内分泌、盆腔器质性疾病、炎症、精神、神经等因素都有关系。就临床医学而言,痛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发性痛经,生殖器官没有器质性的病变,约占痛经的90%;另一类是继发性痛经,是由于盆腔内已有器质性病变引起。
为了排出经血,子宫需要做收缩运动,只要排血不顺畅就会引起疼痛。一般于经前1-2天或行经第1天疼痛最为明显,经期的第二、第三天逐渐减轻以至消失。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有的波及整个腹部或腰骶部。严重时可以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甚至昏厥。中医认为痛经发生的病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虚证,即“不荣则痛”,是由于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造成,这类人平时应注意调补,补气养血或滋补肝肾。第二是实证,即“不通则痛”,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造成,可以使用一些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类的中成药,例如丹莪妇康煎膏,在医生指导下服用1-3个月经周期,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延长到3-6个周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