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8-09-0764751次收听

语音内容:

胆囊息肉实际上是一个病理学的概念。在门诊或者在临床上常见的是一个B超学的概念。B超不能诊断胆囊息肉,B超的诊断应该叫胆囊息肉样病变。就是像胆囊息肉一样的病,所以叫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息肉样病变包括真正的胆囊息肉,还有一些胆囊腺瘤以及胆囊脂肪瘤等等的一些肿瘤。这是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都是胆固醇性的结晶。

实际上B超所说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就包括了胆固醇结晶。真正的胆囊息肉、胆囊的腺瘤,在胆囊息肉样病变小于一厘米时候,99%以上都是胆固醇结晶。在大于一厘米以上以后,是真正的胆囊息肉的概率,大概在30%左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治疗胆囊息肉最好就是用手术
治疗胆囊息肉最好就是用手术,这种方法是最有效的。那么胆囊息肉的治疗有什么呢?这个问题也是人们经常咨询的,下面就让权威专家来为我们解说下。胆囊息肉的治疗一般都有下面几点:第一.良性非胆固醇性胆囊息肉:胆囊息肉的治疗包括腺瘤与腺肌瘤
胆囊息肉的自行治疗有哪些呢
胆囊息肉的患者在平时应该要注意低脂饮食,忌油腻及饱餐,养成良好的工作、休息及饮食习惯,避免劳累及精神高度紧张。下面就让我们的专家来教大家几招胆囊息肉的自行治疗的方法吧。胆囊息肉的自行治疗1.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
切胆囊息肉后几天可以锻炼
切胆囊息肉后几天可以运动?现在一般都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恢复很快,一般术后第2天就可以下床活动,恢复正常饮食。半个月左右恢复正常活动就可以了。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胆囊息肉的运动治疗方法。
戒酒可以有效预防胆囊息肉
不管是胆囊息肉患者还是身体健康的朋友,过量饮酒对胆囊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因为酒精能够损害肝功能,引发肝胆功能失调,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息肉或者使原来的息肉增大。
胆囊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胆囊息肉是胆囊上皮细胞的增生而形成的。胆囊息肉是最常见的胆固醇息肉,也是腺瘤息肉,胆固醇息肉通常跟人体的胆固醇代谢和胆囊的功能密切相关,比如高脂饮食、血脂升高、以及肝脏对胆固醇和血脂代谢的障碍等,都会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成分增加,胆固醇会从胆汁里析出形成胆固醇结晶,沉积在胆囊壁上,就形成了胆固醇息肉,胆固醇结晶的增加逐渐地在胆囊壁积累,息肉就会越来越大。还有一种胆囊息肉是腺瘤息肉,腺瘤息肉是胆囊的一种良性的肿瘤性病变,增生不是一种恶性肿瘤,是良性的,不用太紧张和焦虑,胆固醇息肉和胆囊腺瘤息肉有时可以合并存在,成为混合性息肉,不管是哪种性质的息肉,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进行手术治疗。胆囊胆固醇息肉、胆囊腺瘤性息肉以及混合性的息肉都是胆囊的良性病变,通常都是在体检中发现的。所以对于这类疾病不需太紧张,只需定期复查,当它的体积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时,要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临床治疗。
语音时长 02:20

2020-02-27

55015次收听

胆囊息肉不可以吃什么
胆囊息肉患者应该避免长期高脂饮食和长期酗酒。胆囊息肉和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饮食方面,胆囊息肉的形成跟人们的高脂饮食有关,最常见胆囊息肉是胆固醇性质息肉,这类息肉形成主要是因为胆汁中的胆固醇成分增加以及比例的升高,导致胆固醇在胆囊壁析出形成胆固醇结晶。另外一类是胆囊腺瘤性的息肉,的形成可能由于胆囊壁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这类息肉与慢性胆囊炎有关系,而慢性胆囊炎又与长期饮酒有密切的关系。胆囊息肉患者第一避免高脂饮食,可以血脂降低,从而胆固醇降低,减缓胆囊息肉形成。第二避免酗酒,缓解慢性胆囊炎,阻止胆囊息肉的形成。
语音时长 02:11

2020-02-27

57528次收听

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胆囊内胆汁胆固醇比例过高、胆汁酸盐不足、胆囊炎反复发作都有可能会导致胆囊息肉的形成,以及原因不明的腺瘤性息肉。胆囊息肉通常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的总称,又称为胆囊隆起样病变,根据胆囊息肉的成分,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等,绝大多数的胆囊息肉都是属于胆固醇性的息肉又称为假性息肉,那么这种息肉的形成原因是由于胆囊内胆汁胆固醇比例过高,或胆汁酸盐不足而导致胆固醇的结晶,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而形成的胆固醇性息肉,这种息肉的形成往往和饮食结构、习惯有密切相关性;胆囊的炎性息肉是由于胆囊炎反复发作过程中形成的局部组织增生,大部分会合并有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有一少部分的胆囊息肉属于腺瘤性的息肉,或称为真性息肉,这种息肉的形成原因具体不明。而且在临床上是真正需重视的肿瘤性的息肉。虽然腺瘤性息肉属于良性病变,但增大到一定程度有发生癌变的风险。
语音时长 01:39

2020-02-24

57225次收听

02:21
如何正确的治疗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现在肝胆外科比较常见的,以胆囊壁突出与胆囊腔内隆起性病变为特点的疾病。胆囊息肉在很多年轻人查体的时候都会发现有一个或者是多个胆囊内隆起性的病灶。其实按照它的结构来进行分类的话,绝大多数的胆囊息肉都是属于良性或是胆固醇的结晶而形成的胆固醇性的息肉。胆囊息肉的存在往往提示我们生活饮食习惯不够健康,高糖饮食、高脂肪饮食、饮食不规律。使得胆固醇在胆囊壁内沉积。这种息肉由于不存在癌变的风险,不需要采取手术干预措施,只是通过定期检查来观察大小形态的改变。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单发快速增长,机体比较宽,形态不规则,内部有血流信号的腺瘤性息肉,这种息肉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所以一旦确诊建议尽早的手术治疗。
02:41
胆囊切除有什么危害
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良性和恶性疾病的手术方式。胆囊切除如果手术适应症选择得当,可以缓解症状,对身体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危害。需要注意的是,避免过度治疗,没有癌变风险的胆囊息肉或者胆囊功能还正常的胆囊结石以及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不需要做胆囊切除手术。胆囊切除之后,有少部分人会出现各种不适,以及胆囊手术本身带来的风险,包括麻醉,手术误伤胆管,出血等。所以,胆囊切除术主要从加强胆囊切除手术适应症,规范手术流程以及对症治疗手术后的一些不适症状,综合预防措施,才能尽量减少胆囊切除对身体的影响。
03:11
胆囊息肉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腹腔镜虽然是微创手术,也会带来一些并发症,比如腹泻,这种腹泻很快,一个礼拜左右,身体通过自我调节就会好转;但有个别病人术后出现肠粘连的情况,但发生率比较低;如果是保胆取息肉的病人,术后有可能缝的地方会有胆瘘;另外可能息肉会再生再长。胆囊息肉是胆囊最常见的良性的疾病。它的治疗分两大部分:1、保守治疗,是通过适当的药物改善胆汁循环代谢,减轻息肉生长的速度;2、手术治疗,比较大,个数比较少,生长比较快的胆囊息肉,建议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方法,彻底的解决了息肉恶变的风险。
腔镜胆囊切除后放射性背痛是怎么回事
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放射性背痛是一种胆道术后综合征或胆囊术后综合征,这通常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反应。因为在手术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造成括约肌损伤,从而使胆汁无法正常的排出,这就会出现放射性背痛的情况。
胆囊偏小有什么影响
胆囊偏小首先要分析原因,如果本身发育就小,没有任何的病理改变,也就是胆囊的功能是正常的,这样是不需要任何治疗的。但如果是慢性炎症,或者是长时间的充满型结石,引起胆囊慢性炎症、胆囊缩小,这样胆囊本身已经没有功能,而且时间长了可能会发生胆囊的癌变。一旦发生癌变,并不会表现为症状加重,除非比较晚期的胆囊癌影响到胆道,或者黄疸、转移,可能会引起比较严重症状。所以如果胆囊偏小,首先要鉴别一下是否正常,如果是病理性的慢性炎症导致的缩小,还是建议积极的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因为本身胆囊已经没有功能,只会带进恶变的隐患。
语音时长 01:48

2019-01-14

56091次收听

03:00
胆囊小的影响
胆囊偏小会加大发生癌变的可能性。首先要分析原因,本身发育小,没有任何病理改变,胆囊功能正常,不需要任何治疗。慢性炎症或长时间充满型结石,引起胆囊慢性炎症、胆囊缩小,胆囊没有功能,时间长了发生胆囊的癌变,发生癌变,不会表现为症状加重,晚期的胆囊癌影响到胆道或者黄疸,引起严重症状。所以如果胆囊偏小,首先要鉴别是否正常,如果病理性的慢性炎症导致缩小,还是建议积极的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胆囊息肉应该如何检查
胆囊息肉应该做彩超,ct,核磁,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能的检查,心电图、胸片等检查。胆囊息肉需要做的检查第一个术前的诊断,诊断胆囊息肉术前需要做彩超,需要做根据彩超的情况而定。彩超主要了解的问题是息肉的大小、形态、活动度以及位置,如果大小、形态有恶变倾向的话,建议做一个增强的ct或者核磁来借鉴的判断这个息肉的良恶性的程度,这是术前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两个检查。
语音时长 01:13

2018-09-14

63834次收听

02:00
胆囊息肉需要治疗吗
真息肉如果长到一定程度容易有癌变的问题。分两种情况,一个是结石早期一段时间,不到一公分的时候,可以观察,比如用药,患者的低脂饮食,改变例如早上不吃饭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结石的早期能够恢复。当胆囊息肉,差不多一公分的时候,这时建议积极治疗,就做胆囊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