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脾胃湿热的表现

发布时间:2019-07-1263547次收听

语音内容:

主要表现为四肢困倦,舌苔黄厚,尤其在潮湿天气时,脾胃湿热患者会更多;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甚至吐酸水,脾胃湿热的表现更多集中在消化道。

此外,男性和女性之间脾胃湿热也有不同表现,女性患者更多是妇科的表现,脾胃湿热的女性一般白带会多,颜色偏黄,还有气味;男性患者,出现泌尿道的改变,尿色发黄,小便灼热感,湿热下注的表现也会明显。

脾胃湿热的表现除消化道以外,还有是泌尿系的表现;其他脾胃湿热患者还会出现皮肤病的表现,因为湿热之邪蕴积皮肤表面后,会出现皮疹,如湿疹、荨麻疹。所以脾胃湿热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广泛,需注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脾胃湿热不能吃什么
脾胃湿热不能吃生冷、粗糙类食物、高热量食物、热性水果等,这些食物有助生热。
03:05
脾胃湿热的症状有哪些
脾胃湿热是脾胃主运化,运化不利,聚水成湿,脾胃湿热的症状有:一、胃口不好,没有食欲、脘腹胀闷。二、脾主运化,我们转化的水谷精微之气就不能够很好的播散到全身,所以身体得不到精华,水谷精微的供养,身体就很困重,比较疲倦,即便休息之后也缓解不了,感觉到有种热热的,有种燥热、烦热,有时候会冒汗,发完汗之后更困,所以需要祛肾湿、化湿、利湿,把湿去掉,把热清掉,从下而解,从大便小便清才可以。湿热聚集在身体里面,到哪个脏腑都会影响,皮肤上会发黄疸、甚至发痒,湿热在皮肤上,随着肺气到达皮肤,阻碍周围的气机不通畅,又热又湿、阻滞,会痒,所以湿热流注到全身每个地方,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辩证,所以湿热症,需要很好的去关注和调理。
四苓散与五苓散的区别
四苓散与五苓散确实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是在服用时也应该了解所具有的区别,这两种药物都是中成药,也有着多种不一样的中药组合而成,而其中同样也缺少肉桂,所以这两者之间也就出现区别,但是所能够发挥的功效还是比较相似的。
女性脾胃湿热的症状
女性脾胃湿热的症状可表现为胃胀,出现烧灼疼痛、反酸嘈杂、口干不欲饮水,胃口不好,甚至出现恶心想吐,小便短赤,大便溏泄或不畅,舌苔黄腻,脉濡或滑等情况。患者一旦出现脾胃湿热的症状,应注意饮食的均衡,避免进食刺激性的食物,如过酸过辣或易产气的食物,还需保持心情舒畅,且适当锻炼身体。
小儿脾胃积热便秘怎么调理
小儿脾胃积热引起的便秘需要全面的进行调理,首先要注意调理饮食习惯,切忌滥用补品。如果饮食调理一段时间后没有得到改善,要及时的到医院治疗。可以采用中药治疗,效果好,副作用也少,在治疗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情,调理好生活习惯,有利于身体的尽快恢复。
脾胃湿热症状
脾胃湿热会出现口干口苦,小便发黄,身体疲倦等症状。一、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二、渴不欲饮,或口甜粘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三、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在诊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等病史。二、脘腹痞满、体倦身重、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
语音时长 01:44

2019-09-04

59688次收听

胃火大怎么解决
胃火大了,可以通过食物来进行食疗。一,川莲、灯芯花、莲子芯、麦冬等,金银花、菊花、薄荷、鲜芦根等煎水当茶喝。具有泻胃火,清热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优点。对热症、伤暑、心烦、口渴、头痛、咽肿、鼻血、胃热、呕吐等病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二,用鲜芦根、白菊花、鲜茅根、鲜桑叶、鲜竹叶、鲜薄荷叶、鲜金银花煎水喝。具有清热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优点。对热症、伤暑、心烦、口渴、头痛、鼻血、咽肿、胃热等病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三,苦瓜100克,开水焯后切片,素油少许烧开,将苦瓜煸熟,西红柿洗净,切片同炒,此膳可清胃健脾。
语音时长 02:04

2019-09-04

58617次收听

01:55
脾胃湿热的症状
脾胃湿热的症状有出现恶心、呕吐,甚至吐酸水。脾胃湿热的人群主要表现为身体困重,因为脾主化湿,当脾化湿的能力减弱,体内湿热就会增加,患者会表现为四肢困倦,舌苔黄厚,尤其在潮湿天气时,脾胃湿热的患者会更多,脾胃湿热的表现更多集中在消化道。男性和女性中脾胃湿热也有不同表现,女性患者更多是妇科表现,脾胃湿热的女性一般白带会更多,而且颜色偏黄,还会有异味,男性脾胃湿热者,会出现泌尿道改变,尿色发黄,以及小便的灼热感,湿热下注的表现也会更明显。
01:18
脾胃湿热的症状
脾胃湿热,中医病证名。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失健运胃失纳降而形成的证候。脾胃湿热的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脾胃湿热叫中焦湿热,表现为中焦的症状。患者出现在水谷运化和腐熟两个方面症状,第一个是饮食,患者会出现胃口不好或者有时候胃胀,还会出现腹胀、泛酸水,另外患者脾气运化不好、大便粘腻。其次,脾胃湿热还可以导致患者口腔有异味,舌苔比较粘腻,还有口舌生疮等。最后,脾胃湿热往往还可能伴有皮色外露,出现面色的苍黄或者出现小便异常如尿赤等症状。
脾胃不和的症状有什么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不和的症状表现为运化和受纳功能不协调。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营养精微物质需要清气上升,胃的通降功能够使浊气下降。如果脾胃不和,就会出现饮食不消化、胃脘胀满、大便稀溏不成形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18

2018-09-29

60348次收听

胃火大应该怎么办
胃火大的调理方法:一、少吃辛辣、煎炒、烧烤食物,少饮酒;二、保持愉快的心情,防止肝火犯胃;三、可以运用中药来治疗胃热,如白虎汤、大承气汤、泻心汤、玉女煎,另外临床常用的成药有黄连清胃丸、牛黄清胃丸、加味保和丸,根据不同症状的胃热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2:29

2018-09-29

59679次收听

肠胃湿热能自疗吗
讲了这么多有关湿的问题,大家已经意识到当个中医大夫不简单。今天,我们再聊聊肠胃湿热的问题,给几个简便易行的方法,供大家在求医不得或户外无医可求时参考:
脾胃湿热怎么办
脾胃湿热总的治疗原则,从中医角度,就是健脾和胃,清热化湿。可以用清中汤,清热燥湿,和胃降腻,和胃止痛。可以吃一些清化中焦湿热,药食同源的食物,或者代茶饮,比如薏米、绿豆、赤小豆、白术、茯苓、荷叶。另外也要注意饮食起居,不能熬夜,不能喝酒,少吃辛辣刺激、太油腻的食物。可以起到减少脾胃湿热的作用,养大于治疗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03

2018-04-11

52545次收听

01:29
什么是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是指湿热之邪困阻脾胃。从中医角度讲,脾属土,脾主运化水湿。湿邪困阻脾胃会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而湿邪运久之后可化生热邪,湿为阴邪,需用温性药物,热属阳邪,需用寒性药物,两者矛盾,治疗比较困难。
01:39
脾胃湿热的症状有哪些
脾胃湿热的症状有?一、脘腹胀满、脘闷纳呆、食欲不振、舌苔黄腻;二、尿少尿黄、大便黏滞不畅、大便稀溏;三、湿热之邪容易困阻肌肉、经络,会出现肢体困倦乏力;四、湿热之邪如果比较重,会熏蒸肝胆导致胆液不循常道,出现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