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2型糖尿病怎么预防

发布时间:2019-07-1563562次收听

语音内容:

2型糖尿病预防要控制体重和减肥、监测血糖、情绪的管理、注意饮食还有适当的运动。

一、超重和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通过控制体重和减肥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风险也就随之减少。

二、年龄在大于45周岁有糖尿病的家族史、有糖尿病的高危因素,还有一些有高血压、高血脂这些代谢综合征患者,尤其要注意密切监测血糖,在早期糖耐量异常时就发现,因为糖尿病前期这个阶段是可以逆转的,如果早期通过以生活方式的干预,还有中药的疗法,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转化成糖尿病的风险。

三、压力的管理,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过大会导致患者的内分泌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糖尿病,平时通过保持心情的愉悦,音乐、冥想、气功、太极拳这些方法可以减轻压力,改善情绪。

四、饮食疗法在2型糖尿病的预防是尤为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首先是吃多少、吃什么,怎么吃,什么时候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饮食的总量,定时定餐。另外,饮食要有选择地在合理的营养分配下吃。在饮食的时间方面也要注意,晚餐不要吃得太晚,太多。

五、要适当的运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通过以上的方法,可以对2型糖尿病的预防起到很好的作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初步探讨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可通过介入治疗改善症状。介入治疗方式主要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斑块旋切术、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血栓抽吸术等。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是通过球囊扩张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流。...
03:26
1型糖尿病和2型的区别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在病因、发病人群、治疗方式上存在区别。1、病因:1型糖尿病多是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而2型糖尿病则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2、发病人群:1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起病急骤;2型糖尿病则多见于中老年人,起病隐匿,且进展缓慢。3、治疗方式:1型糖尿病因自身胰岛素分泌几乎丧失,因此主要依赖于胰岛素替代治疗;而2型糖尿病则可通过药物治疗、日常调理等多种方式控制,常见的有倍长平®考格列汀片。作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该药物通过调节身体激素,促进胰岛素分泌,阻止血糖升高激素释放,从而平稳控制血糖。其特点在于安全性高、疗效持久。另外,其长半衰期保障了两周内稳定的DPP-4抑制率,且对肾功能不全及轻度肝功能不全患者友好,一般无需调整剂量,仍然可以采取遵医嘱双周口服的方式进行服药。由于倍长平®考格列汀片的药物相互作用少,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还可遵医嘱与格华止盐酸二甲双胍片联用,能进一步控制血糖水平,同时无需担心影响体重;另外,如果患者伴随血脂升高、脂肪代谢异常等情况,则可以遵医嘱使用他汀类药物,如美达信阿托伐他汀钙片,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伴随的上述症状。2型糖尿病患者平时还应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维持血糖稳定,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2:38
糖尿病患者肌肉训练的方法
糖尿病患者的肌肉训练项目一般可分为大肌肉群训练和小肌肉群训练。均衡合理的体能训练项目,应至少包括两项上肢运动和一项腰部及下肢运动。在选择肌肉训练方法时,要考虑完成动作过程中哪些是主要肌肉,哪些是辅助肌肉,并且要考虑具体的身体部位是如何工作的。下面将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肌肉训练方法:1、上肢运动主要包括肩部推举、颈后推举、仰卧推举、直立推举、哑铃划船、哑铃挺举、哑铃弯举、高拉肌训练、哑铃颈后臂屈伸、哑铃耸肩、哑铃飞鸟、直臂前举;2、下肢运动包括早安式体前屈硬拉、深蹲、小腿伸展、小腿弯曲、仰卧抬腿。对于体力下降或容易受伤的患者,相比使用器械的肌肉训练,建议先从使用自身体重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开始。如以下几种肌肉训练:1、上肢运动:俯卧撑;2、腰背部运动:弹力球山羊挺身、直臂深蹲;3、腹部运动:仰卧起坐、仰卧抬腿。
03:09
餐后血糖11.4严重吗
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正常范围是三点九到七点八毫摩尔每升之间,如果大于等于十一点一,则诊断为糖尿病。七点八到十一点一之间,称之为糖耐量异常,就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如果餐后血糖十一点四,已经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需要及时到医院去就诊,检查明确诊断以后,及时的给予药物的治疗,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如果长期不治,就会导致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如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的肾病、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等。还会导致冠心病、脑梗塞、心肌梗塞等大血管的终末事件发生。
03:08
血糖7.0要吃药吗
血糖7.0mmol/L,如果是空腹血糖,则够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因为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作为诊断标准,够这个标准,如果大于两次以上,就诊断为糖尿病,则需要药物的干预治疗。如果是餐后血糖,餐后血糖正常范围指餐后两小时是3.9到7.0mmol/L,则是一个正常的血糖。具体的情况,需要及时地到医院就诊、检查,明确诊断。如果够诊断标准,则是吃药的标准,如果不是,则不需要吃药。所以检查到血糖异常后,要及时地到医院就诊,挂内分泌科,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
为什么糖尿病人会出现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肝内酮体的产生,已经超过了肝外组织的利用能力而引起的一种疾病。病情的恶化,胰岛素大量缺乏,会使得血糖和血酮进一步增加。要及时治疗,要住院治疗及时补水,纠正酸中毒。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糖尿病患者可以饮食治疗,比如多吃粗粮,使用橄榄油,限制每餐摄入的热量等。多吃粗粮代替精细主食,可以用全麦做主食,以及不含糖、即冲即食的燕麦粥等。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建议每餐中多摄入纤维素类食物,可以减缓进食后血糖升高的速度,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同时预防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富含可溶解纤维素的食品包括:豆类食物、蔬菜等。使用橄榄油代替植物油及动物油,有助于降低血糖。多吃含饱和脂肪酸较少的食物:如鱼类、瘦牛肉、猪里脊肉和无皮的禽肉、豆制品、脱脂奶制品等。少吃精加工的谷物、不能喝饮料。按热量制定每餐应摄入的营养,计算好食物量。减慢吃饭的速度可以明显控制血糖的升高幅度。不要随便加餐或吃甜品,除非出现低血糖或者需要加餐的情况,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语音时长 01:32

2020-02-13

61958次收听

年轻人糖尿病初期表现
糖尿病早期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口干多饮多尿消瘦乏力甚至有的人出现皮肤瘙痒皮肤的疖肿溃疡等等而且不容易愈合女性还可能出现泌尿系感染,还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双目视物不清视物模糊以及严重的出现肢端的麻木冷凉刺痛这些都与血糖升高有关如果出现这些症状首先就需要抽血化验查血糖如果空腹血糖两次。高于7.0和或者餐后两小时或者随机血糖高于11.1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在6.1到7.0之间就可以诊断为糖耐量异常当然这种情况需要查糖耐量实验了解清楚各时间段的血糖情况。才能进一步,的确诊无论糖耐量异常或者诊断为糖尿病都需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因为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基础的措施。
语音时长 01:36

2020-02-13

59876次收听

糖尿病怎么检查
糖尿病的检查需要患者到医院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或进行口服75g葡萄糖的糖耐量试验。检查也有一定的注意事项,一般空腹至少8小时以上,14小时以下,而且不能在有其他疾病病情不稳定时检查,例如发热、疼痛等应急情况。通过检查出空腹血糖大于等于七点零毫摩尔每升,和或服糖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十一点一毫摩尔每升,排除其他疾病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试验也会出现胰岛功能的结果,根据结果判断胰岛功能损害的程度,以及糖尿病的分型,通过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是看最近2到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如果高于百分之六点五,可以初步判断有糖尿病可能,如果血糖检查确诊糖尿病,还要进行其他检查排除有没有相关并发症,如肝功、肾功、血常规等。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31

53349次收听

糖尿病如何治疗
糖尿病治疗分为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监测和糖尿病教育,心理治疗。糖尿病教育要作为贯穿整个糖尿病管理的核心因素。一、饮食治疗。多在于总热量的控制,而不在于某一大营养元素的控制。二、运动治疗。更多倾向于让患者探索出一套适合的运动方式。不希望患者进行剧烈的运动,而是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用170减年龄,计算得出的脉率可以作为评估这项运动方式是否合适的一个指标。三、药物治疗。在糖尿病的整个药物治疗过程当中,新药应运而生。经典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是直接使用胰岛素,因为胰岛素本身是最强的降糖药。口服降糖药会针对不同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降糖治疗。四、糖尿病的监测。多是用来评估整个治疗方式达标与否。另外,在监测过程当中,也会发现整个管理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监测指标因人而异,要进行个体化管理。所以整个糖尿病的治疗包括方方面面,但更多的是一个综合治疗。除了血糖的控制之外,还要进行血压控制、血脂控制,最终综合达标,才能达到对患者长期获益的效果。
语音时长 02:02

2019-11-13

54472次收听

01:45
糖尿病吃饭顺序
糖尿病的饮食不仅要均衡,还要有科学的进餐顺序。最新的《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中提出:注意用餐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肉蛋,最后吃主食。有研究表明,按照蔬菜、肉、主食的顺序进食,不仅能降低餐后血糖波动,长期坚持还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可长期控制血糖。先吃大量的蔬菜后,可以有效的减少主食和肉蛋等主食的摄入,既能进一步控制患者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又可以预防体重超重的问题。大多数看起来很合理的饮食习惯,却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怎样预防糖尿病
由于现在人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应酬多,运动还少,所以就会导致好多人患有糖尿病。发胖又是好多患有糖尿病的主要原因。而随着年龄越大,患有糖尿病的几率就会越大,为了防止糖尿病,就要提前预防,首先饮食要规律、戒除烟酒、防止肥胖、定期做血糖检查等。
糖尿病的食疗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不容易根治的疾病。所以我们一定要在日常的饮食中进行控制。如果控制不好,不仅本身病症加重,还容易引发并发症,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一定要控制血糖。饮食是控制血糖的一个重要的办法之一,平时要知道饮食禁忌,选择可以吃的食物,远离糖类食物。如果吃了含糖量高的食物,那么血糖必然会升高,从而引发各种不适症状。比如用桑白皮泡水喝,是很好的缓解糖尿病的方法。另外西芹段南瓜、凉拌苦瓜、玉米须燕麦豆浆等等都是适合糖尿病的食疗方法。
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糖尿病要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糖尿病如果仅仅靠西医疗法,血糖控制得不理想时可以加中医疗法。仅仅依靠西医疗法时,有些症状改善不明显,这时中西医结合疗法要优于单纯的中医或者单纯的西医疗法。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即使是中医疗法也不仅是中药,包括针灸、足浴、推拿、按摩、穴位贴敷、食疗综合疗法等,各有各的作用同时使用时效果更好。
语音时长 01:12

2018-09-29

62853次收听

糖友别轻易尝试生酮饮食
近年来,生酮饮食可谓火遍了减肥界,甚至有越来越多的糖友们尝试用生酮饮食来控制糖尿病。这是万万不可的。生酮饮食是一种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饮食模式,其核心是限制摄入饭、面等最常获得能量来源的碳水化合物的份量与比例,主张采用“低碳水化合物(粮食)、中等蛋白质、高脂肪”的饮食法,一天总热量只有5%来自碳水化合物,20~25%来自蛋白质,其他则来自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