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类风湿关节炎会遗传吗

发布时间:2019-08-1956778次收听

语音内容:

类风湿关节炎不会遗传,但有遗传倾向。

类风湿关节炎不属于遗传病,携带基因,不会发病。类风湿关节炎有遗传倾向,遗传倾向就是携带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发病基因,得病的机会就会比其他的人要高,但不是百分之百,只是机会增高。

家属中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尤其是直系亲属,如果出现关节的症状,比如说关节疼、关节肿,早起有僵硬的感觉,及早地到医院进行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筛查,因为现在有很多手段可以筛查出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及早开始治疗,越早期治疗,被完全控制的机会就越大,治疗的周期会越短,付出的花费也会越少。

类风湿相关的基因不是一种,跟类风湿相关的基因有上百种,这叫多基因疾病,不是一种基因就能决定,所以基因并不是得病的完全的因素,除去先天因素外,类风湿的发病还有后天因素,后天因素占的比例也很高,比如感染的因素,环境的因素,比如吸烟,吸烟是明确的和类风湿发病相关;还有内分泌因素,激素水平的变化等,在类风湿的发病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感染里比如现在认为的肠道的菌群,还有口腔的菌群,跟发病具有相关性。所以有口腔疾病,比如牙周病,尽早去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免疫病也有好处。早起的时候,关节有僵硬的感觉,叫晨僵,提示疾病的可能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11
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通常是从手指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手腕等小关节最先起病,逐渐表现为对称性多个关节受累,最终有典型的关节炎症性改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长时间晨僵、肿胀、疼痛等,可导致关节严重畸形。症状较轻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若患者出现关节畸形,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的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具有矫正畸形、恢复关节功能作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合理控制饮食、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另外可视情况采取热敷。
益赛普的作用
益赛普属于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关节炎。其药物疗效较好,却不适合所有人使用。个人在使用前应详细评估身体情况,并积极了解药物副作用,注射后存在严重性副作用者应及时就医。
类风湿关节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首先注意控制热量摄入,一定不可以让自己的体重超标。体重超标会加重疼痛。其次要注意饮食荤素搭配合理,不可以只吃肉或者只吃菜。最后要少吃高嘌呤食物,比如说高汤和海鲜。这些食物会加重关节疼痛,还会诱发痛风的并发症。
类风湿关节炎的危害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易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导致活动不便,若疾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还可能会造成残疾。类风湿性关节炎还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易造成心理障碍。
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有关节肿胀、活动受限、骨折、畸形等。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的症状表现在关节炎症。一、关节炎多侵犯手足的小关节,具有对称性的特点,比如说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和手腕关节、踝关节、足的跖趾关节等,会出现对称性的肿胀。很多患者也会累及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这些大关节,会出现对称性的肿胀疼痛。关节炎有侵蚀性,常常造成骨折,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畸形。比如手指头会出现变形、腕关节的活动受限、腕关节固定等。手指有时候也会出现尺侧偏向的畸形、关节的半脱位等等。二、除关节的表现,还有一系列的关节外的表现,类风湿的结节会沉积在内脏,另外可以影响到肺脏,出现肺间质的炎症、肺纤维化,还有少数的患者影响到心脏肾脏。
语音时长 01:31

2019-12-20

63015次收听

膝盖有积液严重吗
膝关节有积液还是比较严重的,一定要积极治疗。膝盖有积液多是膝关节炎的一种临床症状,膝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外伤、感染等都会引起膝关节的滑膜炎,从而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出现膝关节积液时,应当早就诊、早诊断、早治疗。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对症处理,病人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缓解临床症状,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营养软骨。病人卧床休息,限制膝关节活动、保暖,积液严重者用空针抽出关节腔内积液,弹力绷带包扎固定膝关节,通常2周后积液可慢慢吸收。同时可以配合针灸、艾灸、红外线照射、中药外敷、中药熏洗等理疗措施,来促进积液吸收,避免长时间积液引起关节内部软骨,半月板出现损伤,就会关节部位过早退变情况。
语音时长 01:24

2019-12-05

54644次收听

01:48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有以下几方面:第一,针对病情的治疗,可服用如消炎止疼药,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第二,缓解病情,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使病人疼痛缓解,还可延缓患者关节发生变形的时间。第三,生物制剂。适用于病情严重且传统药物不能控制的病人,可延缓病情。第四,外科治疗。适用于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如手、膝关节行动不便等情况,手术方式有关节的置换,强直性关节治疗等。所以,类风湿关节炎需要多方面联合治疗。
为什么会类风湿因子高
类风湿因子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称为人体的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抗体。类风湿因子是一种免疫球蛋白的抗体。所谓的类风湿因子,老百姓常常认为和类风湿关节炎密切相关。类风湿因子确实和类风湿关节炎密切相关,但是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的类风湿因子并不是阳性,他没有类风湿因子。反过来讲,类风湿因子阳性的患者,也不仅仅见于类风湿关节炎,还常常见于其他的自身免疫病,包括干燥综合症、红斑狼疮等等,也包括某些感染、结核、肝炎,也可以出现类风湿因子的阳性。总之,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也可以见于其他的风湿病患者,还可以见于某些感染、内分泌疾病,或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语音时长 01:23

2019-10-08

61854次收听

02:19
类风湿因子高严重吗
类风湿因子可见于干燥综合症、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肌炎、硬皮病等其他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最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类风湿因子和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一定的相关性。类风湿因子高,常常要怀疑患者有类风湿关节炎。但是类风湿因子过高、偏高、或者正常,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活动,并不是一个正对应关系,并不是类风湿因子越高,患者的病情就一定越重。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上,类风湿因子的高低也不是疗效的判断标准。但是类风湿因子可以作为停药或者判断疾病愈后是否复发的指标之一。
类风湿关节炎病因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目前没有完全清楚,现在认为与基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内分泌因素等有关。一、基因因素,也就是人与生俱来的DNA,跟家族有关系。父母或者家里面亲戚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类风湿,得类风湿或者其它风湿病的机会,会比其他的人群高。就是在家族里面,可能容易有多个风湿病患者存在,但并不绝对,有遗传倾向,但不是绝对的遗传病。父母如果有类风湿,你并不是一定会患类风湿,但机会比其他的人要高。总之,得类风湿的机会更大,有家族史的比没有家族史的要多一些;二、环境因素,比如吸烟。吸烟是类风湿的病因之一,所以不吸烟具有预防类风湿的作用。如果以前吸烟,得病后应该把烟戒掉,如果持续吸烟,也会影响类风湿的疗效;三、感染,很多的细菌、病毒、真菌,还有一些微生物的感染和类风湿的发病具有相关性。比较常见的EBV病毒和巨细胞病毒,这些病毒感染有可能通过抗原反应,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四、内分泌因素,类风湿女性患者会更多,女性比男性的比例明显升高。还有育龄期和更年期,比较容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说明内分泌因素在病因里,具有相关性。
语音时长 02:47

2019-08-19

54658次收听

03:59
类风湿关节炎检查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检查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如体格检查、血液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1、体格检查,也就是医生对患者受累的关节所做的一个物理性的检查,医生要了解患者有哪些关节出现问题。2、血液学检查,包括一般的常规检查,比如血细胞、生化,跟类风湿比较相关的,比如像炎症指标的检查,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还有一些免疫学相关的检查。3、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里面包括的关节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X线、核磁检查等;还有脏器受累的影像学检查,比如说肺部的CT、胸部CT等。
02:21
类风湿因子是什么
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它是一种变性的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做为一种自身抗体,它很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但首先它不仅仅见于类风湿关节炎,它可以见于很多种不同的疾病,比如风湿病里的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等等;它还可以见于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也可以出现类风湿因子的阳性。除免疫病、感染、肿瘤之外,它在少数的老年人里面,甚至在少数的正常人里面,也可以出现低滴度的阳性,也就是数值比较低的弱阳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通过降低活动度,服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羟露葵药物,服用非甾体消炎止疼药,打针等进行治疗。类风湿湿关节炎治疗,第一要设立治疗目标,使病人的活动期变成缓解期,或者特别难治的患者至少要达到低活动度。第二,药物的问题,使用常用的药物、改善病情药物。要注意为慢作用药物,所以不会今天吃完明天就好。实际上慢作用药的起效时间是2到3个月,吃2到3个月,而且足量,如果没有效果,才能说明没效。在两三个月之间,吃改善病情的药物,药物没有起效,可以吃非甾体消炎止疼药,止疼药要做一个桥接,药起作用以后便不太疼了,自然止疼药可以不吃。假如病非常重、控制不住,或者目前药吃了有副作用不能吃。现在有新的生物制剂就是打针,疗效比较显著,作用时间、起效时间也比较快,但缺点就是比较贵。另外要防止感染,容易感染。
语音时长 02:14

2018-09-21

52587次收听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切记关节保护
类风湿关节炎作为一类致残率较高的疾病,患者不仅有难以忍受的疼痛,还有不断进展的关节破坏,许多患者甚至发生了关节变形,永久丧失了关节功能。目前在中国有超过500万人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更有每年40余万的新增病例,因此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不仅要关注短期的症状改善,还需要切记关节功能的保护和关节结构的保护。
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个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典型症状为对称性、多个周围性关节的慢性炎症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病理改变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本病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32~0.36%,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一个主要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