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婴儿腹泻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19-11-1359523次收听

语音内容:

婴儿腹泻要调节饮食、加强护理、控制感染,腹胀严重可以对症处理,特别是注意补钾,食欲不振可以用这个胃蛋白酶、多酶片等。也可以液体的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补充失水。

1.调节饮食:轻型或非感染性腹泻,如果没有发热等症状、大便无粘液脓血、化验没有明显异常或仅有少量脂肪球,应减少喂奶量和延长喂奶时间,暂停或者减少辅食。人工喂养者,可给予米汤等易于消化的食物,然后逐渐增加乳量。重症者需要输液时,应该禁食,腹泻好转后可以由少到多、由稀到稠,逐渐恢复饮食。

2.加强护理:注意观察呕吐及腹泻物的性质,并记录次数以及尿量多少。尿量对于腹泻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腹泻严重或脱水严重的话,尿量就会少尿或无尿。要勤换尿布、勤洗臀部。

3.控制感染:根据肠道感染情况,应用抗生素,主要是控制大肠杆菌。

4.对症治疗:比如说要补充维生素。腹泻的早期一般不用止泻剂,可以用那个保护肠粘膜的药物,如蒙脱石散、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积食会不会拉肚子
我所理解的积食,一般可能就是小孩吃东西吃多了,然后拉肚子了,一般更常见的叫腹泻。腹泻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感染性比较常见的,比如有吃东西不合适,出现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的感染。而非感染性,比如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等原因引起来的腹泻。应该来说,积食和腹泻之间,二者是有点矛盾的概念。一般积食不会引起腹泻,反而如果是偶尔一次性东西吃的太多,吃撑了,有可能会引起呕吐,如果是吃东西吃杂了,有可能会引起腹泻。比如吃的东西,又是蜂蜜水,又是这个饮料、哪个饮料,在这种情况之下,再吃上糯米之类,确确实实有可能会引起腹泻。所以如果是积食出现腹泻,就得需要仔细的询问孩子,到底是吃了什么,有没有什么东西不干净,或者有吃的东西太杂了原因在里面。
语音时长 01:23

2021-06-25

80316次收听

胡萝卜汤能不能治小儿拉肚子
胡萝卜不能治疗小儿拉肚子,小儿拉肚子是由于感染或者是一些非感染因素,比如过敏引起腹泻病的出现。而胡萝卜仅仅是蔬菜,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讲,既不具有抗感染的作用,也不具有修复肠道黏膜的作用、抗过敏的作用,当然不能治疗小儿的腹泻。如果是吃点胡萝卜或者是喝点胡萝卜水,因为胡萝卜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含有维生素A比较多,而维生素A对于肠道的上皮细胞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修复,可能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不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所以,孩子得了腹泻以后应该去医院里看病,而不是单纯的吃点胡萝卜、喝点胡萝卜水来治疗,所以胡萝卜水肯定是不能治疗腹泻的。
语音时长 01:03

2021-06-25

84248次收听

宝宝拉肚子能不能吃鸡蛋
宝宝拉肚子最好不吃鸡蛋,因为拉肚子就说明是肠道的上皮细胞受到了损伤,说明消化和吸收功能发生障碍。这时候如果给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像鸡蛋,就会造成不能够完全地消化和吸收蛋白质。不会消化吸收,大家都知道肠道内都是细菌,细菌就会消化、分解蛋白质,而它被分解又不是特别完善、完全,那就会出现一些肽类物质、胺类物质,这些物质都会导致腹泻加重,导致毒素的出现,所以这时候最好不给摄入高蛋白的食物。腹泻的孩子往往主张要清淡饮食,不能吃高蛋白的饮食,也不能吃高脂肪的食物,不要再吃肉、鸡蛋这些食物,都主张清淡饮食,以淀粉类的食物作为热量摄入的主要食物,尽量不要吃鸡蛋。
语音时长 01:03

2021-06-25

88418次收听

新生儿能不能吃益生菌
新生儿当然可以吃益生菌,新生儿如果肠道功能出现障碍了,比如出现了腹泻的新生儿,可以补充益生菌。本来益生菌就是肠道的正常细菌,或者是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当然对新生儿也是可以服用的。新生儿服用益生菌对一些疾病还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比如对于黄疸服用益生菌,还能促进黄疸的降低,能促进黄疸通过肠道排出体外。所以,益生菌还是有好处的。如果是一个正常的儿童,没有明显的黄疸,没有明显的肠道功能障碍,没有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或者是大便性状的改变,也没有必要额外补充益生菌。因为毕竟是一种药物,而不是保健品,即便是保健品,没有异常的物质,尽量的还是少摄入为主。
语音时长 01:05

2021-06-25

75980次收听

03:10
1个多月宝宝1天拉几次大便正常
一个多月的宝宝一般每天的大便次数存在个人差异,一般1~5次都属于正常的大便次数范围。因为对于这个阶段的小宝宝来说,胃肠仍然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这种功能,所以大便的次数会偏多。当然,还与喂养方式有关系,如果宝宝是纯奶粉,大便次数可能会少。如果是纯母乳喂养,大便次数相对较多。除了观察大便的次数以外,还要注意观察大便的性状。如果泡沫较多,则提示孩子可能受凉、受风。如果孩子大便比较酸臭,而且有不消化的奶瓣,则提示孩子可能有伤食。若大便特别臭,可能与孩子出现的湿热下注有关。
01:41
孩子拉肚子能吃鸡蛋吗
孩子拉肚子最好不吃鸡蛋。因为孩子拉肚子,说明肠道黏膜受到损伤,导致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发生障碍。这时候如果再大量地摄入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比如鸡蛋,就会消化不了、吸收不了。而蛋白质在细菌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会导致胺类气体产生,可能对肠道的恢复更不好。有人担心孩子拉肚子会营养不良,但其实一两天不会导致营养不良,反而是补得过多可能会加重腹泻,因为肠道黏膜已经受损。所以有肠道疾病的孩子主张清淡饮食,以淀粉类食物为主,最好不吃鸡蛋。
01:43
孩子拉肚子拉血严重吗
孩子拉肚子拉血很严重,说明肠道黏膜有明显的破坏或感染病毒导致出血。所以必须去医院就诊,查便常规,寻找腹泻、便血的原因,还有严重程度,细菌感染需要不需要用抗生素,病毒感染需不需要给黏膜保护剂,来促进肠道上皮的恢复,需不需要辅助的治疗,补充微生态制剂等,需要医院的医生进行专业判断。孩子腹泻如大便里有血,一般提示比较严重,且感染性的可能性非常大,部分腹泻的感染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大肠杆菌O157会出现溶血尿毒综合征,应该去医院就诊。
01:45
一岁宝宝拉肚子能喝奶粉吗
一岁的宝宝拉肚子当然可以喝奶粉,尤其是对于急性腹泻的孩子,奶还是主要摄入水分和能量的物质。但如果孩子腹泻的时间比较长,或者是腹泻比较严重,最好奶粉要换一换,换成治疗腹泻的奶粉比较好。腹泻的孩子由于肠道黏膜的受损,导致乳糖酶的缺乏,乳糖酶缺乏以后,乳糖如果不能够吸收,不能够消化,就会被细菌所吸收,细菌分解了以后就会出现大分子的物质,会导致腹泻加重。所以,最好吃没有乳糖的奶粉,对于腹泻,尤其是长期的腹泻是比较好的。
新生儿拉黄水怎么回事
新生儿拉黄水可能是喂养不当消化不好的原因,也可能是着凉,细菌性腹泻等造成的,建议多喝水,注意保暖,然后少量多餐,如果宝宝没有好转起来,那么就需要检查一下,查清病因,然后再合理的去用药,就可以恢复的。
1岁宝宝拉肚子不吃饭怎么回事
1岁宝宝拉肚子不吃饭主要是因为生病时,消化和吸收的能力降低,而且宝宝生病会不舒服,所以也不想要吃饭,另外如果宝宝患有胃肠炎,出现细菌感染,或者是长了寄生虫都会导致宝宝的食欲下降,所以要注意查看全面的原因,进行调理。
婴儿腹泻吃哪些药
第一,婴儿腹泻的时候应该调节饮食,轻者或非感染性腹泻,可以减少喂奶量和延长喂奶间隔时间,暂停或减少辅食。第二,人工喂养者可暂时给予稀释乳、米汤等易消化的食物,然后逐渐增加奶量。重型腹泻者,需要输液时应该禁食6到12个小时或更长时间,吐泻好转后可以由少到多、由稀到稠,逐渐恢复饮食。加强护理,注意观察呕吐及腹泻物的性质,并记录次数和量以及排尿时间和尿量。勤换尿布、勤洗臀部,预防尿路感染和尿布性皮炎。第三,控制感染,根据肠道感染的情况下,选用合适的抗生素,特别是、主要是抑制大肠杆菌。第四,对症治疗,可以给他保护肠粘膜的药物,比如说蒙脱石散,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另外,如果腹胀的时候可以人工排气。第五,液体疗法,包括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补充这个失水,需要补充液量,轻者可以口服补液盐。
语音时长 01:27

2019-11-13

51767次收听

02:19
婴儿腹泻怎么办
婴儿出现腹泻可以从饮食、调理、监护、治疗四个方面入手。首先婴儿在患有腹泻的时候需要先到医院检查,看看大便常规的情况如何,是否有脓液出现,根据医生检查出的情况,使用抗生素,也可以使用蒙脱石散、益生菌累的药物进行治疗。另外饮食上必须注意,应减少喂奶量和延长喂奶时间,暂停或者减少辅食,这样肠胃的压力则不会太大,肠胃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另外还需要加强护理,注意观察呕吐及腹泻物的性质,并记录次数以及尿量多少。如果患儿出现少尿或者无尿的情况,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或者补充补液盐,这是脱水的一种表现。
一岁半宝宝拉稀怎么办
一岁半的宝宝其实很容易会出现拉稀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就是因为免疫功能还不是特别完善而导致的,要想达到有效的治疗,首先就应该选择药物治疗,减少食物的摄入,多喝水,注意日常饮食的卫生,同时也需要注意腹部的保暖。
婴儿腹泻发烧怎么办
婴儿腹泻发烧,如果体温低于38度,那么家长首先可以通过物理降温来降低幼儿身体温度,在幼儿腹泻次数较多的情况下,需要及时给幼儿补充盐水,防止幼儿因为腹泻出现脱水状况,如果护理得当,那么幼儿腹泻发烧的症状会在两到三天内缓解,严重的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
新生儿大便次数多怎么办
尚未满月的宝宝大便次数增多,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家长们需要观察宝宝的大便形状,如果呈现的是奶瓣状,那么没有问题,如果呈现的是蛋花状或者是出现了其他不适的症状的话,那么家长就需要带孩子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比较轻微的话,可以选择通过服用韭菜汁以及黄芪苏麻粥来达到治疗效果,如果症状比较轻微的话,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具体的药物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