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19-12-1065902次收听

语音内容:

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方法主要是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饮食治疗,还要避免各种对肾脏有损害的因素。具体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

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原因有很多,比如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病等。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病进行性的发展,最后导致双侧肾脏功能明显下降,不能及时排除多余的水分、电解质,以及各种毒素,导致一种临床综合症。

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首先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比如慢性肾炎要积极的降低尿蛋白;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对于高血压肾病患者,要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等。只有通过原发疾病治疗后,可以防止肾实质的继续的破坏,从而起到延缓肾功能不全进展的作用。

另外,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还要避免各种对肾脏有损害的因素,比如,要控制感染。饮食治疗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过程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严格的采取优质低蛋白饮食。除此以外,要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贫血、慢性骨病要进行相应治疗,可以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或活性维生素D进行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慢性肾衰竭有哪些后遗症
慢性肾衰竭可引起低血糖、贫血、营养不良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治疗。
血bun正常值
血bun正常值临床上用来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参考数值。
慢性肾衰透析能活多久
慢性肾衰患者进行透析一般能够活10~15年左右,但是每个患者的病情程度不同,自身的体质不同,所以其生存期会有一定的区别。透析疗法是治疗慢性肾衰常用的方法,治疗的目的是清除体内过多的毒素,保持体内环境平衡。
慢性肾衰竭不能吃什么
对于慢性肾衰竭的患者来说,饮食治疗非常重要,一般应当食用优质低蛋白饮食,但蛋白质的总量应当控制,尤其是豆类食品,属于植物蛋白,属于低质量的蛋白,所含有的必须氨基酸非常少,非必须氨基酸非常高,过多的摄入体内以后,会加重病人的氮质血症和肾脏负担,所以豆制品应当少吃。慢性肾衰的患者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磷的排泄也会减少,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高磷血症,所以也要控制患者不要吃含磷高的食物,比如芝麻酱、花生酱、膨化食品、各种加工的零食,这些食物中磷的含量都非常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尿量减少,容易出现高钾血症,所以也不要吃含钾高的一些食物,比如各种榨菜、香蕉、橘子等。除此以外,慢性肾衰的患者应当不吃油炸的和煎炒的食物,因为这两种烹调方法会产生很多的毒素,对病人是不利的。
语音时长 01:42

2019-12-10

53821次收听

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药
现在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药物是比较多的,常用的有碳。酸氢钠还有呋塞米等。但是在服用药物的时候,一定不要自己盲目的购买,而是应该要到正规的医院咨询医生开一些对身体影响较低的药物,这样可以尽快的控制病情,避免病情加重。
肾衰竭是如何引起的
肾衰竭就是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如果患者病情控制不理想,就会使病情加重,它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的肾病,那么肾衰竭是如何引起的呢,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诱因有:感染因素、免疫损害、劳累过度和毒性物质损害等。
慢性肾衰竭是怎么导致的
慢性肾衰竭是因为各种疾病长期慢性损害肾脏,最终导致肾组织被毁损。由于很多肾组织被毁损,正常的肾脏不能行使它的功能,导致水分和代谢废物不能排泄,出现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都可以引发慢性肾衰竭疾病。
语音时长 02:05

2018-09-30

53697次收听

慢性肾衰竭能治好吗
慢性肾衰竭是因为各种疾病长期损害肾脏,导致肾脏的正常组织被毁损,最终剩余的肾组织不能独立行使肾脏的功能,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相应的症状。临床上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主要是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一步发展,积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语音时长 01:52

2018-09-30

61655次收听

什么原因会引起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以及药物性造成的肾脏损伤,肥胖、空气污染等都可以造成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病中的一种,最终会导致慢性肾脏的结构改变,包括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肾脏结构破坏以后就会导致肾功能丧失,毒素和水排不出来,内分泌功能受到损失。比如不能分泌促红素,会引起贫血。不能分泌维生素D3,会造成骨病。毒素排不出来,会导致一系列的内环境改变,引起各个器官损伤,严重可以危及生命。
语音时长 01:36

2018-09-29

57040次收听

02:25
慢性肾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慢性肾衰竭是慢性肾病,糖尿病,高血压引起的,还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病中的一种,会引起慢性肾脏的结构改变,包括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肾脏结构破坏后,会导致肾功能丧失,就是毒素和水排不出来,一些内分泌功能受到损失,如不能分泌促红素,会引起贫血;不能分泌维生素D3,会造成骨病;毒素排不出来,会导致内环境改变,引起各个器官损伤,严重可以危及生命。其他原因包括药物性造成的肾脏损伤,肥胖、空气污染等,都可以引起慢性肾衰竭。
02:47
慢性肾衰竭能预防吗
慢性肾衰竭能预防,如果体检发现尿里有问题,就是有慢性肾脏病,患者就要引起重视,到肾科、专科就诊。如果有蛋白尿、血尿,可以用药干预,尽量把血尿、蛋白尿控制在稳定的水平。在糖尿病的早期,如果把血糖控制好,可以不发生肾脏病变。如果高血压早期就用药达标,也不会发生肾脏病变。所以,肾脏肾衰竭可以预防,但是一定要全面的管理,不是用一种方法就可以预防。包括肥胖、高尿酸患者,有的人有高尿酸没有症状,就不去管它,但长期就会造成痛风肾。如果把对肾脏危害因素去掉以后,把肾脏保护好,肾脏肾衰竭是可以预防的。所以,一定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就可以预防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贫血的原因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都会出现贫血。肾脏是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部位,当肾功能衰竭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减少,病人会出现贫血,所以肾性贫血是一定是存在的。第二,随着肾功能不全,机体的代谢产物增多,病人食欲下降、吃饭减少、摄入减少,所以营养物质减少,造血元素减少,同样会引起贫血。第三,病人血小板减少可以有出血、失血,有的女病人来月经的时间特别长,会出现失血性贫血;第四,要定期做检查,慢性肾功能衰竭到了后期,需要一个月做一次检查,或一个季度做一次检查,这种反复的抽血也可能会对贫血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一定会出现肾性贫血。
语音时长 01:19

2018-09-21

52993次收听

02:19
慢性肾衰竭如何治疗
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法,可以分为原发病治疗、非透析疗法,以及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并发症治疗。病人如果是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这种疾病,而引起的慢性肾衰竭,就会针对患者的尿蛋白以及肾炎引起的高血压等疾病,进行治疗。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非透析疗法,是指病人患上慢性肾功能不全,但是,患者的血肌酐,还未进入到透析阶段,需要给病人进行低蛋白饮食加上复方α-酮酸,同时,也可以给予患者一些排除体内毒素的药物。如果患者到慢性肾脏病3期以后,病人就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比如,如果患有慢性肾脏病的病人,出现钙磷代谢紊乱的情况,就要及时地给病人活性维生素D,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利于患者降低血磷,并且升高血钙。
01:59
慢性肾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遗传性肾脏疾病以及长期服用解热镇痛剂及接触重金属等。出现慢性肾衰竭时应力争明确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应搞清楚肾脏损害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还是以肾间质小管病变为主,抑或以肾血管病变突出,以便根据临床特点,有针对性治疗。应查明促使慢性肾衰竭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可逆性因素,如感染,药物性肾损害,代谢性酸中毒,心力衰竭,血压降低过快,过低等。
02:38
慢性肾衰竭的症状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体内的代谢产物无法清除出去,影响到身体的各个系统。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早影响的系统是消化系统,病人可以表现恶心、食欲差等症状。大量的毒素不能从尿排出,会侵袭消化道黏膜,使黏膜出现溃疡、出血。第二,慢性肾功能衰竭出现贫血的症状,肾脏可以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当肾功能衰竭时,促红素减少,病人会出现贫血。有时病人还可能出现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减少。第三,慢性肾功能衰竭呼吸系统的症状,患者说话时有氨味;还有皮肤的症状,比如皮肤瘙痒;还有心血管系统,病人可能出现难控制的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