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近视了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12-1054189次收听

语音内容:

孩子近视,首先要去正规医院做散瞳验光,确定真性近视后佩戴适合的眼镜,然后,定期复查视力,且监督孩子科学用眼。成年后,达到一定条件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1、当孩子视力下降,看东西眯眼睛、写作业越趴越近、看电视手机频繁眨眼甚至经常揉眼睛等一系列症状时,要立刻带孩子去医院散瞳验光,要点眼药水散瞳验光,因为孩子的眼调节能力非常强,如果不散瞳验光,直接用验光仪器验,得出的结果是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的总和,结果误差非常大,因此配出的眼镜会不太合适,一是会影响孩子戴镜的舒适度,不利于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会陷入戴镜不舒服,不带眼镜。眼睛进一步疲劳,近视加重的恶性循环,甚至造成弱视及斜视。

2、佩戴上眼镜后也要定期复查视力,必要时及时散瞳验光更换眼镜。18岁以上,度数稳定,年增长不超过50度,不愿意戴眼镜的,可以选择角膜激光手术或眼内ICL植入手术。

3、监督孩子科学用眼,比如近距离用眼后休息,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儿童视力4.7是几度
儿童视力4.7只能说明不是正常视力,可能存在屈光不正,但无法从视力水平换算出屈光度数。儿童视力4.7,这个数值是视力等级水平的参数,所谓的多少度是一个屈光状态,一个定性定量的度数,们是不同性质的两个数值,虽然存在一定关联,但没有换算关系。裸眼视力4.7,这个数值是用五分制视力表测量的结果,五分制的视力表,5.0以上是正常视力,4.7就没有达到正常视力,如果患者没有眼部的器质病变,就可能存在屈光不正。具体屈光不正是多少度,一定是通过标准的验光的过程,要进行验光和视镜来测量,不能够通过简单的视力检查进行换算。
语音时长 03:03

2021-12-30

93477次收听

隐形眼镜利弊
隐形眼镜最好的一个好处就是不影响外观,同时又能矫正近视或者是散光,这样让视力又能达到正常,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好处。还有一种隐形眼镜,即所谓的美瞳这样的隐形眼镜,戴上以后可以让妆容或者是外观达到一定的美化的效果。但是大家知道隐形眼镜戴上以后可能会出现很多不舒服的情况或者是风险存在,所以要尽量减少戴隐形眼镜的频率。因为戴隐形眼镜毕竟是一个异物放到眼睛里,无论在摘戴的过程当中怎么样去洗手,都不可能做到完全无菌的状态,所以还是很有可能会把细菌、病毒带到眼睛里。所以隐形眼镜最大的弊端就是会引起眼部的炎症,尤其是角膜炎。因为戴隐形眼镜就是戴在角膜上面,所以很容易引起角膜炎。再一个在摘戴的过程当中,如果操作的不是很好,可能会导致角膜上皮的一些损伤。角膜上皮是角膜的第一道防线,如果戴隐形眼镜把角膜上皮损伤,第一道防线就没有了,此时如果有细菌的侵入或者抵抗力下降,就很容易引起角膜的病变感染或者是一些其他的问题,所以戴隐形眼镜的弊端可能会导致角膜上皮的损伤。再有,隐形眼镜戴上以后时间长了会产生干眼的症状。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隐形眼镜,另外戴的时间也不要过长。
语音时长 02:30

2021-06-25

77177次收听

03:16
正常视力多少
如果检查视力时呈现的是1.0或者是5.0,这属于正常视力。常用的视力表称为国际标准视力表,标准视力是1.0。另一种常用的视力表是标准对数视力表,其标准视力为5.0,它对应的国际标准视力表中的1.0。标准对数视力表,是最常用的检查视力的视力表,一般适合于3~4岁以及以上的儿童。有些患者是近视眼,如果不进行矫正,视力达不到1.0,但是经过眼镜的矫正以后,视力能够达到1.0,这样也称为矫正视力正常。通过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矫正视力达到1.0,这样的视力就称为不正常的视力。
02:41
散瞳后多长时间恢复视力
散瞳以后多长时间恢复取决于用的散瞳药物,现在在临床上应用的较多的有两种,一是快散,二是慢散。快散对睫状肌的麻痹作用较弱,5分钟一次,一共点4次,闭眼20分钟,瞳孔很快散开,散开后药物作用两三个小时后慢慢消散掉。部分四五个小时后瞳孔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所以快散的孩子一般来讲当天视力就都能恢复到正常。但七八岁以下的孩子或远视的孩子需要用慢散散瞳,慢散是眼药膏或滴1%阿托品,散瞳作用强,一天点两三次,连着点3天,瞳孔散大后作用时间较长,要三周的时间才能够恢复。
01:38
小孩低度近视应该戴眼镜吗
小儿低度近视不一定要戴眼镜,如果屈光不正度数非常轻又是假性近视,局部用眼卫生不当,导致眼肌调节出现障碍,可通过建立良好的用眼卫生,适当的辅助药物或者是采用物理的疗法,比如带OK镜来改善屈光不正。屈光不正还是可逆的,不一定要带框架眼镜或者是隐形眼镜来进行纠正屈光不正。 因为只是假性的近视可恢复性的,通过改善用眼的卫生,眼松弛的药物,如阿托品类的药物,可能对屈光不正比较轻的就能够恢复了,所以不一定要戴眼镜。
近视的检查
近视眼的检查,检查项目方面,包括眼压测定、矫正视力以及裸眼视力等等;检查方法方面,包括裂隙灯以及电脑验光,还有散瞳检影以及角膜地图仪,除此以外,还有角膜测厚仪等等,建议到正规三甲医院进行检查。
眼睛高度近视是怎么回事
高度近视一般是指度数大于600度,同时患者出现眼轴增长情况。高度近视发病原因除受遗传方面的因素影响外,还与发育因素、外界环境因素有关,主要包括患者平时的用眼习惯、用眼时间、以及对于眼部护理情况,研究表明父母近视均大于600度时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且患者的发病年龄较早,并且度数一般多大于600度。发育因素主要是由于婴幼儿眼球较小,到六周岁发育正常,如果发育过度,可造成眼轴增长。环境方面因素,例如患者长期从事近距离的工作、或从事文字工作,也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再者现代父母对孩子学习方面关注度逐渐提高,孩子户外活动时间逐渐减少,以室内活动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孩子缓解眼肌的能力。
语音时长 01:30

2020-02-13

52602次收听

小孩高度近视怎么办
现在电子产品比较普及,很多孩子受电子辐射的影响,往往在小的时候就会出现近视,而且是高度近视,当孩子出现高度近视以后,需要佩戴合适的眼镜,经常做眼部按摩,注意用眼卫生及时定期的去医院进行检查。
高度近视怎么控制度数
高度近视想要控制度数要增加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的用眼,也可以用手术治疗。600度以上的近视,称为高度近视。要想控制近视的度数,要从引起近视的病因进行分析。引起近视最常见的原因包括两个:一个是先天遗传性的因素,另一个是后天的不良用眼习惯。高度近视,控制度数,主要有以下几点:1、减少近距离的用眼,特别是电子设备的使用,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眼睛出现酸、胀时可以站起来走动,多往远处眺望,缓解眼疲劳。2、户外活动可以使阳光充足,使身体接受更多的阳光照射,而且使眼睛可以看远放松,达到缓解度数的作用。可以用眼药水,比如拖图伦眼药水、玻璃酸钠眼药水,这样也可以达到缓解疲劳的作用。3、如果度数确实增长的比较快,每年增长都在100度以上,也可以用手术治疗,现在主要是巩膜外加压术,也可以使度数得到一定的延缓。对于先天性遗传性的因素是无法控制的,所以这一点没有办法改变,只能通过后天的用眼习惯控制近视发展的度数,在平时一定要保持正确的用眼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控制近视的度数。
语音时长 02:05

2019-11-27

58683次收听

第一次配眼镜需注意什么
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都很重视,知道要找好的或有信誉的眼镜店去验光。验光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检查视力的降低是由于近视、远视或散光,引起还是眼部疾病造成。所以第一次配镜前先进行眼科检查、配镜应去正规医院或信誉好的眼镜店、配制眼镜必须经过验光、试戴等过程。
高度近视的危害
高度近视的危害主要有视力下降、危害身心健康、效率下降、容易受伤和遗传后代。高度近视指的是超过600度的近视,患者无法看清周围的事物,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导致近视的程度不断加深,严重时还会失明。
近视激光手术后遗症
近视眼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及学习,都带来了很多不便,因此有些人想要选择做激光手术来恢复视力,但是不要忽视后遗症问题。激光治疗近视眼可能会引发角膜疾病出现,还有就是可能会引发干眼症以及视力回退的情况,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失明,因此大家还是需要慎重选择激光手术来治疗近视眼的。
戴隐形眼镜注意事项
戴隐形眼镜,第一要注意卫生,第二要注意佩戴的时长。注意卫生,是因为眼睛缺氧状态下,特别容易感染,如果把细菌带到眼睛里,发生了感染以后会迅速进展,对眼睛造成实质伤害,所以一定要注意卫生。每次佩戴时一定要把自己的双手清洁干净,镜片要用浸泡液清洁干净。第二个注意事项是佩戴时间。隐形眼镜根据含水量和透氧率的不同,会有佩戴时长的建议,所以一定不要让隐形眼镜超期服役,不要佩戴时间过长,因为佩戴时间过长必然造成眼睛缺氧,必然造成慢性结膜炎和干眼症。
语音时长 01:24

2019-06-06

56792次收听

02:18
近视的原因
引起近视主要的主要因素是: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长期、大量、近距离用眼等。一、遗传因素。我国近视眼的发病率非常高,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孩子得高度近视的几率达到90%以上。二、后天因素。长期近距离、大量用眼造成。现在孩子看远处的机会特别少,接触电脑的时间又特别长,且很多孩子参加早教班学习,从小学习钢琴、绘画等。这些活动都需精细用眼、长时间用眼。即使没有遗传因素影响,也容易造成孩子变成近视眼。
01:57
儿童近视怎么办
儿童发生近视的时候,首先要确保验光度数精准,第一次验光在12岁以下,建议用阿托品慢散后进行验光,三周后复验,再给出配镜的度数。同时可以用框架镜进行矫正,对近视有一定的防控作用。另外,夜戴型的塑型镜,是目前对近视最有效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