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憋尿的危害

发布时间:2019-12-1951750次收听

语音内容:

正常人排尿后多少会有泡沫漂浮在尿液表面,这属于正常现象。主要是由于尿液中含有身体代谢产物,比如尿素等而引起。但是,如果排尿后泡沫较多、较小,长期漂浮在尿液表面不消退,要考虑病理性原因,尤其是蛋白尿的可能性。这种情况是由于患者有肾脏疾病,导致大量蛋白通过肾脏滤过进入尿液后引起。尿常规检查会提示尿蛋白明显升高,要积极治疗。

另外,要考虑糖尿病的可能性。如果尿液中含有的糖分比较高,也会引起泡沫增多。这种情况下,泡沫往往较大,不容易破裂。尿常规检查会发现尿糖升高,患者往往伴有糖尿病。其次要考虑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脓尿。这种情况下,尿液中泡沫量也会增多,患者往往还会伴有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要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尿道疼痛小便刺痛怎么回事
尿道疼痛、小便刺痛可能是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疾病引起。1.膀胱炎:临床常见的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膀胱炎,如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引起,也可因性较活跃、免疫力低下、尿流受阻等引起。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2.尿道炎:主要是由淋球菌和非淋球菌性(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也可因接触含致病菌感染的衣物、毛巾等引起。可出现尿道刺痛、尿频、尿痛等症状。3.前列腺炎:是由病原体感染导致,也可因不规律的性生活、久坐等因为诱发。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道灼痛等尿路症状。出现尿道疼痛和小便刺痛,建议患者前往医院就诊,查明原因,找出感染部位并进行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19

2022-08-02

17125次收听

尿尿很疼是怎么回事?
尿尿很疼可能是尿道炎、前列腺炎、膀胱炎等疾病所致。1.尿道炎:尿道炎主要是淋菌性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感染引起,可通过性接触传播。患者会出现尿痛、尿急、尿道口红肿、白带增多、尿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可表现为尿尿很疼。2.前列腺炎:前列腺炎主要是病原体感染所致,或是不洁性交、久坐、酗酒等因素导致的。患者会出现尿痛、尿频、尿道分泌物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乏力、恶心等症状,从而出现尿尿很疼的情况。3.膀胱炎:膀胱炎是细菌感染所致,或是肾结石、化学刺激、药物等因素所致。患者会出现尿痛、下腹部疼痛、尿急、血尿等症状,表现为尿尿很疼。尿尿很疼的原因有很多,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从而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同时,可以配合医生采取相关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语音时长 01:24

2022-08-02

17082次收听

小便是血红色怎么回事
一般来说,小便是血红色提示血尿,可能是由于泌尿系结石、感染、畸形、膀胱肿瘤、妇科疾病、肾实质疾病、胡桃夹综合征、全身性疾病等疾病引起。1.年轻患者的血尿多为泌尿系结石、感染、畸形或外伤所致;2.老年患者血尿则应更多考虑膀胱肿瘤或良性前列腺增生。3.女性患者血尿一般与尿路感染、妇科疾病有关,同时应考虑送检样本被月经污染的可能;相对女性而言,男性患者一般较少发生血尿,一旦出现血尿,往往病灶隐匿,应详细检查。4.肾实质疾病,如各型肾炎、肾病,可引起血尿,多为镜下血尿,同时伴有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管型尿等。肾血管畸形,如动脉瘤、动静脉瘘、血管瘤、肾梗死等所致血尿常呈反复发作,多见于青少年患者。5.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夹角过小,压迫左肾静脉,引起肾淤血,可出现血尿,临床称为胡桃夹综合征。6.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血友病、白血病等,可以出现血尿,有时为首发症状,应引起重视。后腹腔或盆腔的恶性肿瘤、炎症性肿块等压迫、刺激、浸润泌尿系统时也可以出现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此时多伴有患侧肾积水。7.20%的血尿原因不明,称为特发性血尿。可能的原因包括肾血管畸形、微结石或结晶、肾乳头坏死等。因此,当出现小便血红色后,建议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再进行下一步治疗。
语音时长 03:00

2022-07-29

10916次收听

尿频尿急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引起尿频和尿急的原因大致如下:生理性原因:比如喝啤酒过多、进食太多西瓜等含有大量水分的水果,导致尿量增加,排尿次数也随之增加。这时患者无需治疗,日常生活中避免饮酒过多,进食太多含有大量水分的水果,症状可明显消失。病理性原因:如慢性前列腺炎,或者是前列腺增生。如慢性前列腺炎主要发生在中青年男性,前列腺受到刺激之后,比如饮酒、冷刺激、久坐或者熬夜、吃比较辛辣的食品等,导致前列腺充血,这个时候可以出现尿急、尿频,甚至尿等待、尿不尽、尿分叉等这一系列和排尿相关的症状;如前列腺增生主要是发生在老年人,一般至少要在五十五岁以上的年龄,由于前列腺体积的增大,对于尿道产生挤压,也可以出现尿频、尿急,甚至晚上起夜次数增多这样的情况。这两种疾病都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前列康普乐安片,它可以用于治疗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频、尿急、尿不尽、夜尿频多、排尿不畅、尿线变细、尿后滴沥、尿痛等症状。同时,提醒大家日常要限制摄入咖啡因和酒精,酒精和咖啡因具有利尿和刺激作用,会加重症状。
语音时长 01:22

2022-05-13

8153次收听

排尿晕厥是病么
排尿晕厥在多数情况下它不算疾病,属于有时候会出现的这种生理反应。排尿晕厥一般发生在像夜间这种时候,晚上起来进行小便,这时候由于从卧位变成站位的时候,有时候起得过猛,会造成短暂性的血压的降低,我们叫做体位性低血压。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以后,脑子血液的供应就会短时间减少,而导致晕厥的现象。晕厥以后,一般持续时间不会太长,有两到三分钟,醒来以后不会留下后遗症的。另外一种情况,由于排尿了造成腹腔内的压力降低,有时候由于排尿造成压力,短时间内快速降低的时候,会造成神经血管的反射,这个反射就会影响到脑血管的血管,造成脑子短暂的缺血,也会造成晕厥,但这个也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语音时长 01:16

2021-07-09

86847次收听

01:54
尿酸碱度8.0是什么意思
尿酸碱度8.0,相当于偏弱碱性,正常情况下PH值7.0,相当于中性,大于7.0是碱性,本身尿液PH值是在8.0以下,所以酸碱度8.0正好位于尿液酸碱度碱性的临界值,所以是正常的,不必过多担心。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平均值是偏弱酸,但尿液酸碱度是不断的变化的,跟人体的代谢有一定的关系,另外跟饮食结构、饮水都有关系,在饮食当中,若酸性物质过多,如蔬菜、水果,里面可能维生素C的含量过多等,尿液可能会偏酸一点,所以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01:46
尿液偏酸性说明什么
尿液偏酸性说明pH值比较低。本身尿液的pH值,也就是酸碱度,一般处于一种偏弱酸程度,所以有点偏酸性是正常的。但如果pH值如果过低,可能过于偏酸了,就从这几个方面去考虑。第一饮食结构的问题,如果饮食里面含的酸性物质比较多,比如像蔬菜、水果,蔬菜水果维生素C的含量比较高,维生素C本身就是偏酸性的。另外有些食物酸度比较高,但也可能是尿液偏酸性,这种情况下就没什么问题,对身体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另外一个就看有没有像尿路感染,所引起来的偏酸性,这时候做个尿液常规的化验就可以。
01:47
女性尿急憋不住尿是什么原因
女性出现尿急,憋不住尿,首先要考虑是不是出现急性膀胱炎或者尿道炎,这种尿路感染的症状,一般若出现尿路感染,还会伴有尿痛或者血尿等变化。但有的女性出现膀胱炎,或者尿道炎的时候,症状并不明显或者不典型,只是有尿频、尿急等表现,疼痛并不明显,此时鉴别的方法,需要去做尿常规的化验,然后看看里面白细胞或者细菌数是否增多,增多便可以明确是尿路感染,若没有尿路感染,另外考虑是功能性的问题,如膀胱过度活动症,可以出现以上情况。
尿道口下裂必须手术吗
在生活中有很多疾病不仅会在当时有影响严重还会影响到日后生活。对于尿道口下裂这种畸形如果对病人影响不大一般是不需要必须手术,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对日后生活造成影响,那么就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精子有营养价值吗
男性在性交过程中就会分泌精子,很多人都会觉得精子很有营养价值,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虽然说精子也含有蛋白质,果糖,矿物质,还有其他类的物质,但是因为含量比较少,对于人体的健康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并没有办法产生实际的帮助。
01:37
尿路结石有哪些症状
尿路结石最典型症状是肾绞痛,或腰部、腹部突然发生剧烈绞痛。部分人伴有血尿,尿液颜色变红。部分有结石病患者,完全没有任何症状,往往在体检中才发现得了结石。尿路结石疼痛是因为结石移动过程中,刺激输尿管诱发痉挛,引起疼痛。若结石不移动,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尿路结石很常见,可以完全根治。平常多喝水能有效预防结石发生。
尿素氮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尿素氮偏高会和很多原因有关系,比如吃了过多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数时候这种情况都会和身体出现有一些疾病有关系,比如急慢性肾炎,肾结核等引起肾功能障碍。患者在出现有重度烧伤或者是尿路堵塞等情况时,也会引起尿素氮偏高。
什么是睾丸扭转有什么症状
睾丸扭转值得是睾丸突然发生不正常形态的扭转,比一般正常的睾丸的高度要高上许多,一般常病发于夜晚。当我们阴囊和睾丸出现严重的剧痛感,阴囊部分出现红肿不能触碰的情况时,可以怀疑是有患上睾丸扭转的可能性。治疗这一疾病我们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便是手术复位和手法复位,手法复位只适合轻度睾丸扭转患者,容易出现二次复发,严重者可选择手术治疗法。
睾丸下垂能恢复吗
睾丸下垂,让很多男性朋友感到难为情,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可以自行恢复的,但如果是病理导致的睾丸下垂,就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男性睾丸下垂如果是生理因素导致,那么是不需要治疗的,如果是由于疲劳过度或者压力过大导致,则需要注意休息,加强锻炼,若是某些疾病导致,那么就得积极的治疗疾病。
03:28
24小时尿量正常值
人体排尿的尿量有正常范围,一般24小时的尿量是1500毫升到2500毫升,所以尿量在这个范围之内都属于正常。如果尿液小于1500毫升,少到一定程度,则说明患者排尿出现问题。排尿量少于400毫升时称为少尿,少于100毫升称之为无尿。当患者尿量大于2500毫升称之为多尿,多尿的原因一种是生理原因,即喝水太多导致排尿增多,或者食用的食物本身有利尿作用;也有可能是因为疾病造成多尿,一般患者需要检查有没有疾病;还有一种是尿崩症等,这些疾病都需要进行特殊的检查进行确诊。如果患者尿量少于400毫升,可能是饮水少或者是水分丢失多造成,比如在夏天出汗过多,补充水分不及时,可能造成少尿,此时患者只要多喝点水即可解决问题。如果不是这种情况,患者需要注意是不是肾功能出现问题,肾功能不全、肾衰等情况可能会出现少尿甚至无尿,此时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