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什么表现

发布时间:2020-01-0962964次收听

语音内容: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有贫血,出血,发热,感染等,常常会出现乏力、头晕,很多孩子还会表现为不爱动,面色苍白,有的孩子甚至爱哭;身上有明显出血点,有的经常流鼻血,牙龈出血等症状。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全血细胞减少,肝脾淋巴结无肿大,同时骨髓增生低下,血象检查中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指标异常。由于粒细胞减少,出现了感染引起发热,继而出现了贫血和出血,这就是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键因素。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日常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日常护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皮肤黏膜的保护,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大便通畅。

2、预防感染,避免卫生出血。

3、注意避免接触可引起骨髓抑制的化学药物以及物理射线。

4、坚持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定期医院随诊复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平均血小板体积偏低代表什么意思
平均血小板的体积就是反映着血小板的大小,正常值范围是7到11fL大小,一般体积小于7fL的时候认为体积是偏小的;体积大于11fL的时候认为是大的血小板。小的血小板数量比较多的时候,主要是反映着骨髓的里边产生的血小板的质量会略差一点。主要是出现在像一些骨髓衰竭性的疾病,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等这样的骨髓衰竭的疾病会容易出现小的血小板,也反映着血小板的功能或质量会差一些。但是单纯的血小板体积偏小了,其实意义并不是那么大的。当小血小板的数量和血小板的减少和整体的血液的疾病,比如像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这样的疾病,除了血小板的问题以外,依然会有红细胞的问题和白细胞的问题。比如全血细胞减少,病人同时合并了平均血小板,体积偏小这样的情况,就反映着骨髓衰竭方面的一些表现。而单纯的只是血小板的体积略偏小,其实可以忽略不计的。如果血小板数值是正常,可以暂时观察一下单纯的血小板体积偏小的变化,其他的肿瘤在接受了放疗、化疗以后,有可能骨髓处在偏衰竭的状态时,也会表现出血小板的体积有偏小的,就是小个子的血小板这样的情况,实际上都是反映着骨髓的造血能力,特别是在血小板方面的造血能力偏差一点。
语音时长 02:06

2021-10-15

89993次收听

大型血小板比率偏低提示是什么病
大血小板比率偏低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巨噬细胞产生血小板的能力下降,这时候机体中大血小板比例,就会出现明显降低的情况。如果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比如白血病患者化疗以后,由于化疗药物对造血干细胞的损伤,病人出现骨髓抑制,这时候骨髓造血功能是减退的,外周血中大血小板比例,也会出现明显降低的情况。二是有半数白血病病人,血小板平均容积减低。三是血小板平均容积随血小板数而持续下降,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指标之一。血小板平均容积参考值为7-11fl,血小板平均容积表示单个血小板的平均容积大。大血小板就是指血小板的容积超过11fl以上的血小板,大血小板就说明血小板成熟度较低,成熟的血小板往往体积较小,未成熟的血小板往往体积较大。所以,在临床上检查血常规的时候,如果发现血小板的体积比较大,这种情况如果比例比较高,就要进行进一步的骨髓穿刺检查,看骨髓的造血功能出现了什么异常。通过检查骨穿、骨髓的形态学,就能判断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血小板体积过大。所以,血小板的体积可以大,也可以小,过大和过小都是一种异常的病变,必须再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它的具体原因,明确原因以后才能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2:33

2021-07-09

106929次收听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象的典型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多先有血小板减少,逐渐发展为全血细胞减少。少数病例可仅一系或两系细胞减少。贫血呈正细胞性或稍大的大细胞性。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粒细胞可见中毒性颗粒。
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锻炼有关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以运动吗?据小编了解到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是可以进行体育运动的,但是运动的时候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那么,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运动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血友病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不是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友病虽然都是出血性的疾病,但是这两者之间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引发的一种疾病,而血友病则是因为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都导致,不能将这两者混为一谈。
再生障碍性贫血传染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不会传染,因为这只是一种血液内科疾病,但是引发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原发性因素所造成,也可能是药物因素所导致,另外如果在生活中经常性接触化学物质,化学物质在不断累积之后也可能会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02:46
再生障碍性贫血如何预防
预防措施主要有:避免接触化学物质、注意饮食营养、避免病毒感染、避免过度劳累、有家族病史的人更要在生活中多加小心。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有以下原因:1、药物性再障,有三个因素可能引发药物性再障,摄入某种药物如雌性激素,像苯妥英钠等;或是摄入药物量过大;或是用药时间过长,都会引起免疫性的异常,导致药物性再障。2、化学毒物因素,临床上由于化学毒物导致再障发生的案例在逐渐增多。3、病毒感染,比如病毒性肝炎患者携带的感染性病毒会破坏骨髓的微循环。4、免疫因素,免疫的紊乱会引起再障的发生。5、遗传因素,再障的发生是有一定的家族性的。6、妊娠因素,再障与妊娠有一定关联,可能与怀孕期间接触了化学物质或被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系。
03:03
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如何治疗
我们应该如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其中急性再障患者的血象非常低,也就是说血小板、血色素、或白细胞的数量很低,而且发病较急,死亡率较高。治疗重型再障一般采用强化的免疫治疗,或者用骨髓移植方式治疗。慢性再障以环孢素雄性激素治疗为主,部分病人也会使用相关的刺激因子比如说EPO,促红素粒胞刺激因子等进行治疗。中医治疗普通再障的疗效较好,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由于肾虚,所以以补肾为本,临床上常常使用鹿角胶、仙茅、当归、仙灵脾、枸杞子、黄芪这类的药物来提高肾主骨生髓的功能以增加骨髓中的造血细胞数量,促进骨髓造血,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办
再生障碍性贫血不管是儿童老人都有可能会出现,不管是什么年龄阶段的人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后都需要好好解决,可以使用支持疗法,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还需要根据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类型来选择对症方法进行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衰竭性疾病,它主要分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种。因为骨髓衰竭,所以外周血的表现是三大血细胞都减少。骨髓里边造血细胞的减少,非造血细胞团的增多。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三大表现,感染、贫血和出血,那么感染它往往会出现发热,比如说呼吸道感染,咳嗽、咳痰,甚至有的病人有咳血。所以说病人往往会去呼吸科就诊,那么贫血的病人他就是轻重不同,根据再生障碍性贫血,它的分型不同,它轻重程度不一样。病人会有心悸、气短、乏力、失眠、肌力减退这些相应的一些表现。那出血往往会出现轻度的皮肤粘膜的出血,口腔血泡、鼻衄这些表现,甚至会出现尿血,消化道出血,内脏出血,这些常见的一些表现。
语音时长 01:36

2019-06-20

65055次收听

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区别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它们的起病情况,病程的长短,病情的轻重,还有治疗的方法都有区别。比如说起病情况,急性再障的起病比较急,而慢性再障起病则相对缓慢;从它的病程区分,病程大概以半年为界限,慢性再障病程要超过半年以上,而急性是在半年之内;从病情的轻重程度来说,急性再障病程病情比较重,慢性再障的病情相对较轻。我们在医学上也有一个界定,即它的治疗上有所区别。慢性再障,主要是以刺激骨髓造血和中药治疗,另外有一些病人也可以用免疫调节的治疗方法。急性再障则主要是以调节免疫为治疗方法。
语音时长 01:42

2019-06-20

59987次收听

慢性障碍性贫血能怀孕吗
慢性障碍性贫血能不能怀孕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其治疗主要是服用雄性激素或者是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若剂量相对比较高,可能会对怀孕或对胎儿有影响。如果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红蛋白在80克以上,甚至是11克已经正常的情况下,血小板也维持在5万以上,那么病人有生育的要求,慢慢的减药,甚至停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怀孕。
语音时长 01:16

2019-06-20

60470次收听

02:02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区别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完全不同,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当中的造血功能不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各种血细胞生成减少。白血病的造血功能很强,生产不成熟的白细胞,使骨髓生产其它血细胞的功能降低,是恶性的肿瘤细胞。
01:33
再障遗传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组减少,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病征,是贫血中的一种比较严重的情况,但是不会遗传下一代,它主要受到后天外界因素影响或是自己机体里的某些变化造成一些骨髓造血功能的异常。
02:0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寿命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否能影响寿命要根据疾病的程度,分型和治疗的程度。首先判断自己属于急性再障还是慢性再障,一定听从医生安排治疗,不可自己随意停药。尤其慢性再障是长期治疗过程,须按照医生要求治疗,才能取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