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乳腺增生吃哪些好

发布时间:2020-03-1662927次收听

语音内容:

乳腺增生是一种乳腺的良性的增生性病变。这种良性的病变实际上是属于生理性的改变。

对于吃什么食物,医生并没有特别的建议。但是中国的老百姓对于吃特别的期望,在生活中也会有各种食疗或者药膳,有着一种非常大的热情,这也是中国老百姓非常大的特点。但是对于乳腺增生,没有特别推荐的一种能够治疗或者预防的食物,乳腺增生需要非常好的生活方式。在饮食上保持健康、合理或者丰富的饮食,一定要保持患者合理的营养结构,保持适量的蛋白、淀粉以及脂肪,还有多种微量元素的摄入平衡。同时,尽量少吃一些油炸,油煎、烧烤类这些不健康的食物,多摄入一些水果、蔬菜以及谷物类的五谷杂粮。这些食物是能够保证合理的饮食,在保证营养的同时,能够保持身体健康,同时也是对乳腺增生很好的饮食习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乳腺增生3类会不会癌变
乳腺增生三类不一定是癌症,但是有可能会发生癌变。一般就要定期复查,比如三个月或者半年复查一次B超或者相应的磁共振,除了影像学检查之外,平时自身要观察乳房的外形,皮肤有没有发生改变,乳头有没有分泌液体;肿块的变化,还要观察一下同侧腋下的淋巴结有没有肿大,对侧腋下的淋巴结、锁骨上的淋巴结有没有肿大。经常自身体检,如果出现了这些变化,及时到医院进行就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的进行磁共振B超等检查,必要时还要进行肿块的穿刺,进行细胞学检查,看有没有癌变。在观察过程当中,可以吃点中药。中药主要是疏肝理气,软坚散结,能够达到软化肿块,缩小肿块,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癌变的可能性。
语音时长 01:08

2021-12-30

86153次收听

胸部发育的表现
一般女性的发育从十岁开始,一般经过三到五年的时间发育完成,主要包括几方面,第一是乳腺的疼痛,多数的青春期的少女会出现乳腺的疼痛。乳腺发育的第二表现是乳核的形成。另外,包括乳腺体的发育、乳头和乳晕的发育,一般三到五年会逐步完成,双侧乳腺基本对称,开始发育的过程到最后发育完成,一般经历的时间会有长有短,个体差异比较大。青春期女性乳腺发育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问题,有相应的问题,可以到乳腺科或者是到妇科的门诊去看,去查相应的激素,如乳腺发育过小、乳腺两侧非常的不对称等。
语音时长 02:06

2021-09-29

90855次收听

如何诊断乳腺增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养生越来越重视。最近调查发现,近几年,女性乳腺增生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中国而言,目前就有上万女性受其困扰,因此,女性如何诊断乳腺增生,及时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出现了乳腺增生是怎么引起
乳房疾病中,乳腺增生是很多的人都会患有的疾
乳腺增生与乳腺囊肿有什么区别
现代社会,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女性患乳腺疾病的几率反而越来越高,年轻女性在察觉身上有乳房肿块出现时,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了乳腺疾病,但是很多乳腺疾病的症状都有一定的相似性,那么乳腺增生与乳腺囊肿有何区别呢,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乳汁淤积会不会发烧
乳汁淤积它本身不会引起发烧,乳汁淤积是因为哺乳期的妇女的乳汁在局部没有排泌干净,从而在局部积聚,乳汁本身没有细菌感染,但是如果发生细菌侵入,比如乳头皴裂、乳头破损,尤其是很多婴儿喜欢含乳而造成乳头局部有一些乳汁的凝结,从而引起细菌的侵入。再就是乳腺的破损,比如因为外伤造成乳腺皮肤的破坏,造成天然的屏障的消失,从而细菌就会侵入到乳汁淤积的部位。因为乳汁淤积的乳汁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基,细菌可以在这些乳汁里得到非常充足的营养,因此乳汁淤积是细菌感染或者急性乳腺炎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总之,乳汁淤积本身不会引起症状,但是如果有一些危险因素,且造成细菌的感染,就会发生非常明显的症状,也就是急性炎症的表现如红、肿、热、痛,甚至是发烧。有些患者可以伴有头痛和全身的不适感,甚至关节疼痛,这些都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因此对于乳汁淤积,患者应该重视,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一些检查来明确需不需要进一步的处理。
语音时长 01:39

2020-03-16

57870次收听

乳腺增生患者需要做钼靶吗
现在对于乳腺增生的确诊手段是比较多种多样的,如果只是早期的乳腺增生,没有明显恶化的可能性,就不需要做钼靶。但是如果乳腺增生出现迅速恶化的情况,并且有可能形成癌症,就需要做钼靶进行进一步的确诊。
02:46
乳汁淤积如何预防
可以通过定期排乳、产前妊娠前检查预防乳汁淤积。生活中患者尽量要定期排乳,可应用吸乳器。即使婴儿不吃,也应该把乳汁排泌干净。对于病理性的原因,患者需要在产前或者是妊娠前到正规的医院检查,尽早处理。乳汁淤积是哺乳期妇女常见情况,有的产妇因为身体的原因或者是婴儿的原因没有进行及时的哺乳,乳汁就不能排泌。还有是因为生活的原因如有些女性工作紧张,或者在工作期间无法排泌乳汁,就可能发生乳汁淤积。另外,病理性的因素如先天性乳头发育不良或乳管发育不良,既往的炎症造成局部乳管的狭窄或闭塞,也可导致乳汁淤积。
02:11
乳腺结节和乳腺增生的区别
乳腺增生是一个生理的表现,是随着月经周期而发生的乳腺导管和小叶上皮细胞的广泛性的水肿增厚的一个表现,另一个问题就乳腺的结节。就在乳腺里发现了一个乳腺增生范围内的一个新生的一个东西。这种结节是统称为结节,这种结节也可以是乳腺癌,也可以乳腺的良性肿瘤,也可以普通的乳腺增生,局部的一个结节的表现统称为结节。这就是它的区别。乳腺结节是一个大的范围概念,它可能里面有一部分是由于乳腺增生的结节造成的结节,乳腺的结节还可以是乳房的良性肿瘤,还可以是乳房恶性肿瘤,这就是乳腺增生和乳腺结节的区别。具体怎么来把它来区别开来,要做详细的检查,有必要的时候可能还需要做手术。
乳腺增生的症状
乳腺增生以乳房胀痛和乳房有肿块为主要症状。一、乳腺增生的发作通常跟月经和情绪变化有很明显的规律,经常会在排卵期或者是月经之前乳房的胀痛加重,甚至乳房的肿块也有点增大的趋势,当月经来了之后胀痛明显的会减轻,或者说受到不良的情绪刺激乳房的胀痛也会加剧,乳房的胀痛有时候会辐射到腋窝,甚至肩背部。二、乳房的肿块可活动,这与癌症有肿块有明显的区别,可以到医院去检查一下。乳房的胀痛和肿块在单侧或者双侧都可以见到,经常以乳房的外上象限为主,常见于30到50岁的女性,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发病率逐渐在增加,发病的年龄也逐渐在降低,到十几岁、二十多岁的女性也都可以患有乳腺增生。
语音时长 01:25

2019-08-29

58116次收听

乳腺增生如何解决
如果只是生理性乳腺增生,可无需特别关注。若是属于明确的不典型或非典型增生,建议定期进行乳腺钼靶、彩超、活检等检查,随时关注乳腺健康。一、生理性乳腺增生:这类增生与乳腺癌无直接关系,是由于患者激素水平的正常波动,比如经前、经后、月经期的生理性改变引起的乳腺增生。二、不典型增生:是由于乳腺的病理明确,比如患者乳腺发生一点小问题,或者结节、肿块,医生做病理性活检给患者明确的不典型增生,这种增生需要密切关注。因其有较低的恶变几率,也被称为癌前病变,通常是由医生取得活检的病理诊断。一般病理明确的不典型增生或者非典型增生,建议3到6个月进行乳腺的影像学检查和体检。
语音时长 01:52

2019-08-28

56438次收听

02:25
乳腺增生能治愈吗
乳腺增生不是一种严重疾病,不需要患者过度关注。生理期前乳房胀痛,乳腺增生只是生理性表现,通过放松心情、药物调理,胀痛会消失。非典型乳腺增生或乳腺增生无法治愈,患者就应密切关注。但乳腺增生患者不同发病原因,增生的程度也不同。如果患者只是生理期前的乳房胀痛,乳腺增生只是生理性表现,这种情况需要对症处理,比如放松心情、药物调理,对症改善症状,通常生理期后胀痛就会消失,或者是解除不良因素后乳腺增生就会慢慢消失。但患者如果是非典型乳腺增生,或者是乳腺增生无法治愈,患者就应密切关注;另外,乳腺的囊性增生,即乳腺增生到一定程度会发生囊性扩张,形成囊肿就会继发感染,这时候就可以考虑治疗。
乳腺增生热敷有效果吗
很多女性都有被乳腺增生困扰的问题,乳腺增生带来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乳房疼痛,尤其是经期前几天。这时候很多女性就会选择热敷,热敷对于乳腺增生是没有治疗效果的,但是可以缓解乳腺增生带来的疼痛。
02:10
乳腺增生针灸能治好吗
乳腺增生非常适合采取针灸的方法治疗,因为针灸治疗可以针对性的对患者的穴位进行刺激,进而解除患者的痛苦。乳腺增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药物治疗,它是一个比较慢性的长期疾病,所以治疗的疗程也相应的较长,中医中药治疗乳腺增生有其独特的疗效。用针灸的方法调理,通过疏通经络气血达到治疗乳腺增生的目的,还可以消除相应的乳腺增生造成的结节、肿块。所以针灸治疗是效果非常好的一种方法。具体的方法可以用毫针针刺,也可以用拔罐的方法。拔罐可以在局部,也可以在后背、上背部的相应穴位进行拔罐。其次,刮痧,还有梅花针的扣刺,都有非常好的疗效。
01:54
乳腺增生不治会怎么样
乳腺增生是属于一种临床症状,乳腺增生是整个女性生理周期当中,必然要经历的。一般情况下,导致女性出现乳腺增生的主要原因是月经周期期间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以导致乳房里的乳腺导管,以及乳腺小叶产生水肿的症状。患者的主要表现,可以是出现乳房的结节感,伴有或者是不伴有周期性疼痛的症状。一般情况下,乳腺增生的出现,与癌症无关,并非不治疗乳腺增生,就会发展成乳腺癌。因此,大部分女性出现的乳腺增生,是不需要进行治疗的。通常情况下,乳腺增生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所引起。只要患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减少焦虑,解除压力,乳腺增生一般能够治愈;当疼痛较重的时候,可以到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通过药物控制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