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中医怎么治

发布时间:2020-03-1757513次收听

语音内容: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个常见的疾病,在消化专业上定名为非萎缩性胃炎,为了区别过去的萎缩性胃炎,除了萎缩的,不萎缩的部分都是非萎缩性胃炎。实际上应该叫寻常胃炎,就是不管有没有症状,正常做查体、胃镜,只要取黏膜活检,不能说100%有胃炎,但基本上差不多,只要取活检都有不同程度的胃炎。慢性胃炎伴糜烂中医方面遵循辨证论治的大原则遣方用药,一般治疗手段有中药汤剂内服与外用方法,即穴位贴敷、针刺或艾灸等。
常用针灸穴位,选用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内关等。如坚持中医治疗,其疗效与服用西药效果相当,且长期服药的患者,服用中药的依从性更好,西药存在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中药则可根据不同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要注意吃容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少吃过酸过甜的食物及饮料,忌烟酒、浓茶、咖啡,进食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快速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快速治疗?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讨厌疾病的,都希望疾病永远都远离自己的身体,但是如果不慎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肯定希望快速的恢复,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快速治疗?
怎么正确预防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除了正常服药之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治疗疾病的关键,在现代生活各方面的压力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大多数都是年轻的上班族,那么,该怎么正确预防慢性浅表性胃炎呢?
慢性浅表性胃炎怎么治疗能去根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根治?得了慢性浅表性胃炎,很多人都积极的治疗了,吃的药物不少,但是还是不能根治,只能解表,反反复复特别烦人,下面就向你介绍,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根治:
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影响吗
提起慢性浅表性胃炎大家可能对这个概念都不太了解,对它的影响也认识不多,根据字面意思只知道这个病应该是胃病的一种,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影响,希望大家加强对这个病的认识,更好的做到防护。
慢性浅表性胃炎分几种
慢性浅表性胃炎分几种,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随之增加,并且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了,因而在此请广大朋友一定要小心,竭力的做好防止和医治的工作哦,那么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以分为哪几种,下面就请这篇文章来为我们解惑吧。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多久做一次胃镜
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程较短,由于每个人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因此多久做一次胃镜的问题需要因人而异。每位患者的感受不一样,有可能一点症状都没有,而且大多数人在正常体检也有可能发生慢性胃炎。一般不需要重复做胃镜来鉴别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什么时候复诊,需要结合胃镜检查,甚至是活检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患者做了胃镜,发现单纯是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没有其他的伴随症状。比如活检提示重度萎缩、肠化,甚至有上皮内瘤变,属于罹患胃癌高危患者,通常建议半年到一年左右复诊一次,必要时做内镜下活检;另外反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癌家族史、做过胃大部切除术,甚至有恶性贫血等患者,建议半年到一年左右复查一次;其他患者可以一到两年左右复查一次。
语音时长 01:48

2020-03-17

55555次收听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是什么
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有个体差异,临床症状比较多样,常见有胃酸过多及胃动力不足现象,比如上腹痛、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等。大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的不适症状,仅仅通过胃镜检查而发现。慢性浅表性胃炎也就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最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也是比较轻微的慢性炎症,胃镜底下仅仅表现为黏膜的充血水肿,治疗相对也比较简单,预后良好,治疗主要根据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确定。幽门螺杆菌感染主张四联疗法杀菌治疗,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症治疗即可,比如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增加胃动力等,同时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免反复发作。
语音时长 01:34

2020-02-17

60207次收听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是很严重的情况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是属于中等程度胃炎当中的一种。如果是浅表性胃炎伴有糜烂,说明胃的这些糜烂灶不是很广泛,就是说分布范围并没有广泛,而且病变程度也没有重,才会在胃镜报告上写浅表性胃炎伴有糜烂,糜烂也是炎症的反应,在做胃镜的过程中,临床的胃镜医生会根据病变的镜下表现形式,如果认为病变比较可疑,就会钳一钳子做一个病理的检查,明确一下糜烂的类型。所以,有了糜烂也不用担心,其实就是炎症反应,具体情况还要看是否需要病理,内镜医生评判以后会进一步的明确糜烂的原因。
语音时长 02:01

2020-02-14

48748次收听

慢性非萎缩胃炎是如何治疗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治疗以生活方式调整为主。建议平和心态,平和压力,把饮食结构控制好,对胃黏膜有破坏的食物要禁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中又叫浅表性胃炎。胃镜报告单上都会写着浅表性胃炎,或者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字样。慢性非萎缩胃炎在国非常常见,和国饮食结构有关系。胃是个容受器官,是个囊袋状器官,每天都要接触不同种类的食物,有好消化吸收、粗糙、刺激性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生冷、咖啡、浓茶等,富含亚硝酸盐、腌制酸菜等,要避免经常服用,对胃黏膜有影响。有些药物或者精神心理性因素,气候变化等,都会使胃黏膜发生炎症改变,但是所有胃炎中病理类型最轻微的一种胃炎改变。
语音时长 02:09

2020-02-14

59871次收听

非萎缩性胃炎有哪些症状
非萎缩性胃炎具体的临床症状,因人而异,大致症状为两个方面,一是胃酸过多表现,如上腹痛,反酸,烧心等。二是胃动力不足表现如上腹胀,恶心,甚至呕吐等症状。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出现口臭现象。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也就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区别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而命名的。胃镜下通常表现为胃黏膜的局部的充血水肿,或有轻度的糜烂,病理结果显示,往往是活动性的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轻微的上消化道疾病,愈后比较好,通过适当的药物治疗,同时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一般不能根治。
语音时长 01:26

2019-12-30

56905次收听

01:45
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如何区别
慢性胃炎主要分为两大类:慢性浅表性胃炎也就是我们说的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它们的区别是萎缩性胃炎是伴有腺体数目的减少,也就是胃黏膜发生了萎缩,一些分泌性的腺体出现了减少。这个时候就可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和浅表性胃炎在症状上是不容易区分的。它们主要是通过胃镜以及胃镜下的病理来诊断的。胃镜下萎缩性胃炎可以看到胃黏膜呈花斑样的改变,可以看到发白的黏膜增多。而且由于胃黏膜变白,可以看到胃黏膜下的小血管。病理活检是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
01:41
慢性浅表性胃炎严重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平时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这种疾病。而且这种疾病有时候是可以自愈的。一般来说,慢性浅表性胃炎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得了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也不要慌张。它通过及时就医或者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是可以进行治疗或者自愈的。除非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是出现了胃癌前病变的患者,才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但是也不排除一些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它的病变并不明显,也就是胃镜下表现并不突出。但是患者的症状特别明显,也就是患者的自我感觉非常难受。但是症状突出并不代表病变严重。
01:42
慢性浅表性胃炎不能吃什么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进食要规律,进食谱要广。但是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进行一下进食的一些限制。有的患者它的体质是偏热的,比如有一些胃炎的患者。它的面部表现是偏红的,舌头、舌质也偏红,有口苦这种表现。这种患者就不要吃一些辛辣、刺激的东西,更不要吃一些韭菜类的东西。这种都是容易产生热,会对胃黏膜进行进一步损伤的一些食物。有一些患者是寒凉性的体质,平常就怕凉,容易腹胀。这类患者就不要吃寒凉性的东西,比如西瓜、黄瓜这种寒凉的东西。总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进食,是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进行调节的。
01:40
慢性浅表性胃炎吃什么药好的快
慢性浅表性胃炎,它是一个慢性疾病。而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它的药物主要是分为抑酸药和保护胃黏膜的药这两大类。抑酸药又分为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两种。H2受体拮抗剂主要是有法莫替丁、雷尼替丁这类药物。H2受体拮抗剂的作用主要是抑制胃酸的分泌。质子泵抑制剂的效果要更强一些,主要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潘妥拉唑以及埃索美拉唑等一些药物。它的作用同H2受体拮抗剂一致。还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铝碳酸镁等一些药物以及一些促进胃黏膜修复的药物。
01:46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如何治疗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一般的药物我们常用的西药有抑酸药,抑酸药包括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它主要是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来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损伤。另一类药物是胃黏膜保护作用,它主要是作用于胃粘膜表面防止胃酸或者是其他的理化因素对胃黏膜造成损伤,这类药物称为胃黏膜保护剂。我们临床上常用的有复方铝酸铋或者是铝碳酸镁等。另外还有一些药物有促进胃粘膜修复或促进胃动力的作用。